- 基隆奠济宫管理委员会编。1988。《基隆奠济宫沿革简介》。基隆:基隆奠济宫管理委员会。
- 《社寺庙宇二关??调查:台北厅》。出版项不详。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藏。
- 魏淑贞编。1994。《台湾庙宇文化大系(壹)天地诸神卷》。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
- 曹铭宗、陈雅玲编着。1997。《台湾的饮食街道:基隆庙口文化》。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 陈凯雯。2008。〈基隆奠济宫之研究〉。收於《台湾佛教与汉人传统信仰研究》。颜尚文编。嘉义:中正大学台湾人文研究中心。
奠济宫在清末到日治期间曾设书房,从事汉文教育;也是北管戏班得意堂的曲馆地。清末宜兰发生西皮、福禄之争,蔓延到基隆,属西皮派的得意堂和属福禄派的聚乐社两方人马依旭川为界,时时挑起械斗,最後在日本官方和地方人士协调下才止息。
传统庙宇多人潮聚集,庙埕前常有流动摊贩,日治时期官方管制虽严厉,奠济宫前仍有流动摊贩往来,甚至在大型宗教庆典时组成庙口行商团参与遶境。战後基隆涌入大批移民,煤矿工人与船员汇聚於码头,奠济宫前仁三路逐渐有固定摊贩设立,因基隆多雨,摊贩多设於店家骑楼。1979年北部滨海公路开通,带动奠济宫庙口的观光人潮,摊贩延伸至爱四路、仁二路,有些店家甚至全天营业,基隆庙口小吃转型为台湾北部着名的观光景点。
中文关键字: 开漳圣王 , 得意堂 , 基隆庙口小吃
英文关键字Sage King who Settled Zhangzhou , Lord Xianyou , eateries located at the temple entranc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