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公庙
2011-12-03 09:47:08   来源:   点击: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和许远率军民据城抗贼,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他们为国牺牲後,英灵不灭,後人在睢阳建立「双忠庙」来祭祀他们,尊称「保仪尊王」或「保仪大夫」,意喻「保土仪城」之意。

    随高、张、林三姓移民南迁福建安溪,筹资兴建「集应庙」来供奉保仪尊王。之後在清康熙年间,福建泉州府安溪县的高、张、林三姓族人,迫於生计渡海来台,为祈求一路平安及开垦顺利,他们也仿效祖先远从家乡带来了保仪尊王、申国夫人的金身与香炉随行,藉以祈求渡台及开垦的过程能够平安顺利,便一直奉祀至今。

    而保仪尊王在台俗称「尪公」或「尪元帅」,其称号缘由的说法不一,其中一说是因保仪尊王缘自泉州安溪,信众敬为安溪的佛公,昵称「安公」,转音为「尪公」。另一说,是因保仪尊王为了方便神舆绕巡田埂驱虫,辇轿制作的特别袖珍,有如布袋戏的「尪仔」,所以漫称「尪公」。

    但还有一说是福建安溪县的集应庙,是当时的河南灾民「因洪公、因洪婆」南下所建。因「因洪」闽南音合念为「尪」,所以後人将建庙始祖与主祀神只笼统概称「尪公」。

    另外尪娘(尊王夫人)的身份,有人说夫人姓林,也有人说是姓申。但据最早奉祀张巡、许远的双忠庙记载,张巡妻名为刘氏、妾柳氏,而《新唐书》记「贞元中,赠巡妻申国夫人,赐帛百。」所以夫人应不姓申,但也不姓林。

    原来「尪娘」之所以会称为「林夫人」,是因在福建安溪县的某村中一位十八、九岁林姓姑娘,夜梦中也屡有一武官前来共寝,并在溪边洗衣时,常见有一套官服漂近,因事有蹊跷,於是林姑娘与其家人当官服再出现时,暗中剪其衣角并别上红针线。不久,林姑娘猝死,在葬後竟然在当地尪公庙的尊王神像上发现缺角衣、红针线,经掷筊,方知尪公要找人做伴,所以庙方才正式将林姑娘供奉为「尪娘」。

    而台湾的「尪公庙」遍及北台湾,原因是供奉尪公的高、张、林三姓族人,初期多在淡水、竹围、北投等地落脚,慢慢才往文山、新店等地拓垦,由於宗族人丁越来越旺,三姓逐渐分立,所以他们以拈阄的方式,高姓阄得尊王,林姓阄得夫人、张姓阄得香炉,并将「尪公」冠上其家族姓氏以作区别。所以,高姓在景美、林姓在万隆、张姓在木栅各自建「集应庙」供奉,因为当时建立的集应庙,均有上百年历史。在此之後,下圭矛山(淡水)、石头厝(北投)、水返脚(汐止)、石碇街、深坑街亦各有尪公庙设置。

    而在同治六年(1867年)原住北投的高姓族人,来到内山(今新店山区)开垦,受到泰雅族原住民的阻挠,所以将北投石头厝的尪公神像(老祖)迎去「拄生蕃」,因此在景美街创建最早的集应庙,目前列名国家三级古蹟。而後北投高姓宗人将石头厝改建为「北投集应庙」,但景美的高姓宗人不愿将老祖归还,於是北投地区庙主向当时的日本警厅申诉,经协议,以五年一次为期,回驻北投集应庙一年。

    所以为了配合高尪公老祖、老妈神像五年一次的北投驻驾,高姓宗族分有「同记」(代表「同心协力」)和「萃记」(代表「萃集一心」),注明各四甲(「同记」四甲为:溪子口甲、大坪林甲、台北市区旧铁路南区甲及台北市区旧铁路北区甲;「萃记」四甲为:内湖甲、头廷魁甲、十五份甲、深坑甲。)与北投甲轮流祭祀。

    据景美集应庙资料显示,目前全省约有尪公庙十八座,光北县市就包括景美集应庙、木栅集应庙、万隆集应庙、深坑集顺庙、石碇集顺庙、北投集应庙、淡水坪顶集应庙、淡水义山集应庙、平溪三圣宫、汐止忠顺庙等,这些也都是三姓族人分布的聚落。

     

    参考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左营旧城城隍庙
下一篇:山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