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永义、游宗蓉、林明德合着《台湾传统戏曲之美》 ,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 p57-p60。
- 张琼方〈婉转九腔十八调──客家采茶戏盼薪传〉,《光华画报杂志》,2000年6月号, p94。
- 谢一如《台湾客家采茶戏》,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进入台湾的采茶戏,最初以落地扫的形式演出。以张三郎卖茶的故事为主轴,二旦一丑分别扮演姑嫂和卖茶郎,发展出十出可以独立演出的小戏码:〈上山采茶〉、〈送郎十里亭〉、〈绑伞尾〉、〈粜酒〉、〈劝郎怪姐〉、〈问卜〉、〈接哥〉、〈山歌对〉、〈打海棠〉、〈盘堵〉。音乐使用客家歌谣,曲调精彩丰富,唱腔灵活,而有「九腔十八调」的称呼。
後来,又用山歌、小调编写丑旦对唱、调情、戏谑的故事,称为「相褒戏」。另外,由传统《卖茶郎》中的段落之一〈粜酒〉,发展出旦脚端茶请观众喝,观众置物於茶盘。尔後,旦脚再以此物即兴演唱,是为「扛茶」。後来,采茶戏登上舞台,「扛茶」改用绳索系住小竹篮,向观众抛掷。「扛茶」就更名为「抛采茶」,因为台上台下可以互动,成为很受欢迎的一部分。
客家改良戏则从1920年代,采茶戏进入内台後开始。为了吸引观众买票入场,必须不同於野台演出。因此,吸收了乱弹戏、四平戏、京剧的优点,使乐曲更丰富多变。向上海京班学的机关、布景更是一大特色!增加舞台的可看性。艺人称之为「乌掺豆」的型态。演出剧目则有:「日演古路,夜演采茶」、「日演古路,夜演胡撇仔」、「日演采茶,夜演话剧」等等形式。重要的艺人有阿玉旦(黄秀满歌剧团团长黄秀满的母亲)、郑美妹(苗栗庆美园采茶剧团)。
另外,日治时期的皇民化运动中,曾禁止传统戏曲演出。於是采茶戏班改以「新剧」、「歌剧」演出,穿日本服装,西装、唱流行歌,但私下仍以客家话演出采茶戏。还有「广播采茶戏」新竹台声、桃园先声、苗栗中广、竹南中广都曾播过。
但是,1960年代後,社会变迁,电视、电影的出现,比传统戏曲更吸引人!因此,内台戏渐渐没落,转向外台。目前,桃竹苗一带,仍有一些客家戏剧团,以庙会野台演出为主。而在客家电视台,我们可以看到「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的演出,它的前身是「苗栗庆美园采茶剧团」,在民国76年(1987)复团改名,由郑美妹之孙郑荣兴带领,让我们还有机会一睹采茶戏的样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