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林
2011-12-03 14:25:29   来源:   点击:

    (1880~1951)有台湾?佛教马丁路德?之称的林德林(1890-1951),他的佛教事业及其抱持的改革理想,应是台湾佛教百年来现代化最重要的典范之一,但他的传奇一生,却充满极大的争议。

    林德林的俗名为林茂成,云林人,生於清光绪十六年(1890)一月九日,逝世於民国四十年(1951)九月十七日,共活了六十一岁。但,因日治时期只五十年(1895~1935),所以他的一生,虽跨越清代、日治和民国三个时期,其实主要是在日治时期渡过的。换言之,作为「日本籍的台湾人」既是历史的宿命所促成,却也是他必须去面对、去扮演和自我调适的一段漫长的个人生活史。

    ?德林?是由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江善慧(1881-1945)为他剃渡时所取的法号。事实上他是在大正三年(1914)三月二十日,才以「前户主林氏高鸾之甥」,在林高鸾过世之後,正式成了原西螺老家的户主。这年他已24岁,并在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正式出家为僧快两年了。

    在此之前的生平传记状况,可根据其子林信男教授提供的户籍资料来看:林德林的父亲名叫林义,母亲名叫林廖里,他为家中长男,故乡的户籍地址在「台南州虎尾郡西螺街西螺569番地」。在户口资料上,此一地址直到昭和七年(1932)九月一日才迁出,转移到台中州台中市敷岛町五丁目十七番地,即台中佛教会馆的地址。

    此外,根据林信男教授在其〈回忆父亲〉一文的看法,他认为其父之所以会离开故乡西螺来到台中的原因是「传闻,祖父(林义)病逝时,小小年纪的父亲,因不满祖母改嫁,愤而离家出走。另有一说是,父亲看到缠足的祖母,改嫁後很可怜,像下人一般,从早到晚老动不停,所以离家」。由此可以看出:

    ㄧ、林德林是成年後,才离开家乡,所以他是谋定而後动的。

    二、他在西螺时期,做过许多工作,包括商家方面或道士方面等等,可以说虽身处社会中下阶层,但与早晚只固定在一地耕种的乡下农夫不同。并且像这样丰富的工作历练,无疑会使一个人学会善於观察生存其中的复杂环境,或能快速洞察社会的阴暗面,乃至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极冷酷的计较面,於是就会变得敏感和精明能干,随时都会留意是否有改变的可能或使自己脱困的有利时机。

    三、由於他也实际从事过类似道士行业的事务,而这种行业在传统的台湾社会是地位低,容易招来轻视眼光的,所以他必定内心深不以为然,日後才会非常严厉地对其展开批评和与之划清界限。

    可是,根据後来在「中教事件」爆发时(1927),对手彰化「崇文社」所编,作为丑化林德林的资料──《鸣鼓集》──所载,未出家前,他已是台中斋教龙华派「慎斋堂」的信徒,还长期接受堂中的栽培和经济资助。并且,明治45年(1912),他也是以「慎斋堂」的代表,前往基隆灵泉寺参加首次全台的「爱国佛教讲习会」,才於该寺拜善慧和尚为师的。

    由於林德林是第一届?台湾佛教中学林?的毕业生,所以毕业後即住持新成立的?台中佛教会馆?。此因他是日本禅学大师忽滑谷快天(1867-1934)的忠实追随者,生平弘扬?正信佛教?。而他所主张的新佛教理念,包括了下列几点:

    一、必须区分神佛,不能将?佛?当?神?来拜,而是当作效法和促成自我净化的对象。

    二、僧侣可像牧师结婚,但要有专业素养、高洁的操守和积极服务社会的热忱。

    三、寺院制度要健全,不可沦为私产和腐化之所。这种佛教理念无疑兼具了日本佛教和基督新教的特点,而他本人也和台中地区的基督教走得很近。

    大正十四年(1925),林德林和台中慎斋堂的张淑子(1881-1945)因言论不合,发生笔战。延至昭和二年(1927),张淑子藉口其妻林氏在林德林住持的台中佛教会馆逗留过晚,有诱奸的嫌疑,於是引发了以彰化保守派文人集团?崇文社?为首的全台旧派诗人,对林德林展开猛烈批评,达数年之久。当时彰化?崇文社?还出版了《鸣鼓集》数种,内容集各种侮辱性的色情诗、词和杂记,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排佛书了。

    尽管如此,林德林毫不畏惧。他在四十二岁时,以出家僧侣的身分,在台中佛教会馆公开和小他二十岁的女佣人张素琼结婚,并请来自日本驹泽大学的保坂玉泉(1887-1964)教授证婚。如此一来,更激怒了保守派的文人和会馆的信徒,使得会馆一度门可罗雀。这对林德林的佛教事业,无疑是严重的打击,但他仍坚持下去,还和张氏在会馆中生下了四女五男。其中,他的三儿子,就是台大医院精神科主任林信男;他的七儿子,就是在美丽岛事件涉案被关的基督教神职人员林弘宣。

    林德林死後,他的佛教理念被传统的佛教界人士排斥,所以全家被迫迁离会馆,并转信基督教迄今。直到近年来,林德林的新佛教理念才在台湾重现,并有了新的发展。

    ?

    ?  

    中文关键字: 佛教马丁路德 , 台湾佛教会馆 , 林德林 , 日治时期

    英文关键字Buddhism Martin Luther , Taichung Buddhist Hall , Linde Lin , Japanese occupation

    参考资料

    1. 江灿腾,《台湾佛教史》,台北:南天,2009。
    2. 江灿腾,《当代台湾佛教》,台北:南天,2007,初版。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东势北极殿
下一篇:东石港口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