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若、贾亦棣(1985)。《中国话剧史》。台北:行政院文建会。
汉声剧团所处的一九八○年代中期正处於第一代小剧场(见锺明德《台湾小剧场运动史》)开始风起云涌的年代,以表演工作坊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学观点不但在艺文界备受肯定,也同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在这股潮流之下,汉声剧团所选择的创作方式显得相对较为保守。根据他们曾经演出过的剧目(详见後文)推论,该团的走向约略有三:一、改编文学名作,如《蓝与黑》、《浮生六记》、《骆驼祥子》;二、古人传奇轶事,如《兰儿慈禧》、《钗头凤》;三、经由文建会或教育部「认证」(指获奖或出版)的话剧剧本的话剧剧本,如《蝴蝶兰》、《明天之後》。而无论是上述三类的哪一类,这些剧本似乎都不是出自团员的自行创作,而是援用旧本加以改编,其内容也不脱传统话剧严格的心理写实要求。
略列历年曾与汉声剧团合作过的演员与艺术家如下:导演崔小萍、舞台监督柯铭峰、舒宗浩、灯光设计张赞桃、蓝俊鹏、演员李玉琥、张冰玉、刘引商、叶雯、樊光耀等。
根据可考的资料,汉声剧团演出的部分剧目如下:
? 一九八四,《蓝与黑》
? 一九八五?,《兰儿慈禧》、《钗头凤》
? 一九九○,《浮生六记》
? 一九九二,《蝴蝶兰》(贡敏着,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二名,1986)
? 一九九三,《明天之後》(李舒亭着,文建会出版,1993)
? 一九九四,《骆驼祥子》(老舍原着改编剧本,崔小萍导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