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林
2011-12-03 14:50:29   来源:   点击:

    王墨林,1949年生於台南,为外省眷村第二代子弟,在嘉义长大。青少年时期叛逆混过太保,遭多所学校退学,换过十余所小学与中学,高三时期开始投稿至《晨光》、《现代》杂志写影评及短篇脚本,深受《剧场》杂志影响而对电影导演产生兴趣。

    1967年考上政治作战学校影剧系,受到多位老师的指导,如:赵琦彬、聂光炎、姚一苇、徐天荣…等,毕业後於台北服役十年,在办杂志与艺术活动的机会里结识许多喜爱电影与剧场的青年,如李幼新、黄建业、金士杰等。同时,服役十年间深深地体会到军事体制对人民身体的控制,以身体力量反抗外在力量的压制正在他心中慢慢萌芽。这期间共出版了两本着作,分别为1978年《导演与作品》、1981年《中国的电影与戏剧》。

    1982年退役,到日本东京中央大学研习剧场艺术三年,观察到日本小剧场运用「身体」来做为反体制的工具,进行社会抗争运动,并从舞踏中观察到「历史性身体的文化」,对於日本战後小剧场相当倾心。返台後在「人间」报导文学杂志担任文字记者二年,并於报章杂志上撰文推荐日本舞踏与小剧场。

    1987年开始对台湾的小剧场运动进行观察与分析,回头检视1970年代解严後,表演艺术界的「中国人身体」进行批判,1987~1990期间的舞台作品有:1987年五月《海盗版?我的乡愁我的歌》、1987年7月《台湾民众党六十周年历史证言》、1987年10月《拾月》、1988年2月《驱逐兰屿的恶灵》等七部作品,这些作品演出地点多以户外空间为主,让表演的身体在体制外或反剧场建筑的地方开展,渐以实现其「环境剧场」的理念。

    1988年与周逸昌策划的《驱逐兰屿的恶灵》,是由雅美族青年联谊会主办,在兰屿岛演出,目的要抗议政府将核废料贮於兰屿。这是台湾第一个结合示威及表演的「行动剧场」,也让小剧场开始与政治结合,走上街头。

    1990年出版《都市剧场与身体》一书,1991年成立「身体气象馆」,企划制作每年一度国内外非主流剧场表演,国际跨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七月取得牯岭街小剧场经营权,开始与友人共同经营牯岭街小剧场。

    2005年底诊断发现摄护腺癌末期,经过手术後仍持续戮力余台湾小剧场工作,现为专业舞蹈、戏剧评论工作者和剧团身体训练人。

    参考资料

    1. 于善禄。〈「书写」王墨林的身体观:兼志「身体气象馆」〉。《艺术评论》。第14期,页75-102。
    2. 2004 年4月。
    3. 锺明德。《台湾小剧场运动史》。台北:扬智。1999年。
    4. 王墨林简历网站:http://www.infodesign.com.hk/bh3/wangbio.htm(2006年4月连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狄龙收玉面虎
下一篇:王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