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戏
2011-12-03 15:03:09   来源:   点击:

    福州戏即「闽剧」,起源於福建闽侯县,以境内福州市(福建省会)方言演唱,所以,民众习惯称之为「福州戏」。早在唐代,福州就出现歌舞百戏,南宋南戏《张协状元》曾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到了明代,四大声腔中弋阳腔传入福州,助长了福州戏的兴起。清光绪以後,陆续形成江湖班、平讲班与儒林班,最初彼此对立,渐渐转为互相吸收、融为一体,并吸收外来的皮黄与崑腔,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郑振铎将《紫玉钗》等代表剧目送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正式以『闽剧』取代了之『闽班』之称。

      闽剧曲调以「江湖调」、「扬歌」、「小调」与「逗腔」为主,皆属於弋阳腔系统。「江湖班」主要腔调为「江湖调」,由俗曲、童谣发展而成,包含江湖叠、柴排调、阴调,演唱时不用伴奏,只在尾音以二胡或梆胡等乐器帮腔;「平讲班」曲调与白口都很平白,属於农村小戏性质,主要腔调为「扬歌」与「小调」,前者如:【山坡羊】、【一枝花】、【驻云飞】、【锁南枝】等曲牌,後者包括本地与外地小调,包括紫琵琶、四大景、叠断桥等,後来又吸收来自徽班的曲调,称为「唠唠」(罗罗),很受重视;「儒林班」属於文人戏曲,清咸丰年间,部分文人以平讲班「鄙俚无文」,遂由蒲三善组织儒林班,主要腔调为「逗腔」,开唱时只用铙钹打节拍,收尾由後场帮腔,然後才以唢呐、品笛、二胡等乐器加入伴奏,常用曲调有倒板、叠板、双板、宽板、水过浪、滴水……等。蒲三善曾亲自排演了由郭柏荫以唐传奇《霍小玉》为蓝本改编的闽剧《紫玉钗》,文辞典雅,曲调动人,使儒林班声名大噪。

      福州戏脚色分工极细,有须生、正生、小生、武生、武老生、孩生、正旦、花旦、贴旦、小净等十九行当。早期曾出现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四大名旦」,其中,郑奕奏有「福建梅兰芳」之美誉,代表剧目《孟丽君写批》、《黛玉焚稿》、《孟姜女》等曾为香港百代、高亭、联星等唱片社灌制了成闽剧唱片;另,着名武生陈春轩(艺名「嘉宾弟」),更吸收京剧武打技艺,创造一套独特的武功,代表作《八大锤》1934年曾由福建民众教育馆拍成无声电影。

      闽剧兴盛时期着名戏班有「三乐」(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一奇」(善传奇)、「两头羊」(赛天然、庆乐然)、新国风……等。其中,旧赛乐曾於1923年来台湾演出。

      1949年政府迁台,许多闽剧科班艺人迁居台湾,包括「三赛乐」着名老生陈开铭、名丑薛依银、「新国风」生角刘奕虎、「善传奇」名旦陈丽芳与其师父郑香官……等人。最初在基隆组成「三山闽剧社」(1949年至1960年),由陈开铭担任社长,网罗陈丽芳(旦)、刘奕虎(生)、薛依银(丑)、王旭楼(编剧、花脸)、唐超(武生)、陈桂轩(旦)、刘秀芳(正旦)、陈湘琴(花旦)、刘昌宝(三花)等知名闽剧演员,并於1974年共同协助台北市福州同乡会成立「业余闽剧社」,指导後进,许多同乡子女皆可免费学戏,青年票友演员佼佼者有:小生刘玉琴、杨淑慧、小旦林栩萍、吴爱琴、潘仰芬、老生王友兰、武生林梅桂等。

      此外,1958年马祖一带有退伍军人组成的「马祖业余闽剧社」,由林家馨、谢德玉指导,佼佼者有小生陈金花。澎湖县福建同乡会亦成立「业余闽剧社」,曾邀请陈桂轩、刘君杰加入教师行列,培训後进演员陈月环(旦)、郑月华(小生)等。

      数十年来,各闽剧社师徒共同演出《紫玉钗》、《忠义传》、《雌雄玉蝙蝠》、《贩马记》、《大红袍》、《八美楼》、《燕木兰》、《陈世美》、《戚继光》、《嘉贵岭》……等六十余出,曾经是大陆地方戏曲在台湾仅次於豫剧发展得最蓬勃的剧种。1977年,台北市闽剧改进会成立,对於闽剧的保存与改编,颇具成效。台北市福州同乡会逢年过节必推出连台大戏,甚至巡回台湾各县市,或邀请马祖福州同乡会演员联谊演出,成为乡亲聚会少不了的艺文活动。可惜,近年该社团因部分老艺人与文武场乐师年迈或凋零,演出活动已销声匿迹,自从箱官周木端辞世之後,衣箱行头乏人负责,遂全部转赠马祖福州同乡会。

    参考资料

    1. 访福州同乡会闽剧艺人陈湘琴女士。
    2.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 邱坤良主编《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1。
    4. 《中国民间传统技艺论文集》,台北:教育部,1984。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竹内治
下一篇:简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