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亚湘。2002。〈清领及日治时期台北市北管子弟团的发展情形〉。收於《台北市北管艺术发展史 : 论述稿》。陈蓝谷计画主持。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 *范扬坤。2002。〈前「民间剧场时期」台北市北管子弟团的发展与变迁〉。收於《台北市北管艺术发展史 : 论述稿》。陈蓝谷计画主持。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 *邱坤良。1979。《民间戏曲散记》。台北:时报文化。
灵安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
(一)成立阶段(1869-1895):
可溯自1869 年,漳泉顶下郊拚後,同安人重立霞海城隍庙於大稻埕,为配合祭典所需,由地方绅商倡议组成灵安社,作为霞海城隍庙的舆前子弟班。於光绪末年,从基隆聘请馆先生,开始学习戏曲。
(二)全盛阶段(1910-1937):
学者认为 1910-1937 年为其全盛期,此时之灵安社组织庞大、财力雄厚,演出子弟戏能力傲视其他轩社。重要事蹟如:1912 年《台南新报》曾载灵安社连演13天子弟戏且「剧目不重复」;与其他轩社代表大稻埕参与1923年的日本裕仁太子访台活动;1938 年(昭和13年)古伦美亚唱片总目录中载有灵安社录制至少7张唱片的乱弹戏剧目。
(三)沉潜期(1944-1947):
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非常时」的种种政策、1945 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以及1947 年二二八事变之後的「清乡∕戒严」,灵安社在此期间暂时沉寂。
(四)第二次兴盛(1950-1965):
此期灵安社与大稻埕其他北管轩社如共乐轩、德乐轩,以及日治时期崛起的金海利、平(安)乐社等互别苗头,台北五大轩社之称号不胫而走,灵安社甚至出现两代子弟搭「双棚」演出子弟戏的盛况。
(五)第二次沉潜(约1968-1975):
整个大环境改变,灵安社此期渐失昔日盛况,甚至长达8年未开馆学习子弟戏。
(六)重振与蜕变(约1975-1986 ):
此时期灵安社的发展与文化思潮息息相关。社会兴起「乡土文学论战」氛围,灵安社也出现与学院学生交流的机会,促使该社重振昔日子弟戏风采。1974 年,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戏剧学系国剧组讲师邱坤良带领学生至灵安社实地学习民间戏曲文化,促成灵安社重新开馆,聘请基隆的陈石养为子弟先生,教导子弟戏,学生跟随老子弟参与地方活动,并於1976 年2 月6 日於台北市艺术馆首度演出北管子弟戏。此一事件促成灵安社内部再团结,并开启学院与民间合作的新风气。1980 年灵安社的社长施合郑成立「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发行民俗研究刊物《民俗曲艺》与系列丛书,对台湾学界影响深远。
1982 年第一次由官方主导、邱坤良与「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中国文化大学「地方戏曲研究社」联手承办第一次「民间剧场」表演活动。在历史条件的推波助澜中,灵安社的思维与影响力,已脱离「地方性曲馆」的位阶,扩及更广大的层面。灵安社也有商业录音纪录,1960-1970 年代,灵安社在「新时代唱片」仍有15张乱弹戏剧目录,并在1980 年代至少约有30余张唱片录音存目资料。
(七)1990 迄今:
灵安社目前已不再演出子弟戏,其曲馆虽犹在,但活动并不多,参与民间祭典的出阵阵仗亦不复往昔。
中文关键字: 北管 , 子弟曲馆 , 大稻埕
英文关键字Beiguan , Amateur club , Dadaocheng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