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文婷〈最野台的现代剧场-金枝演社〉,《世纪风华:表演艺术在台湾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2年12月。
- 于善禄〈金枝演社「胡撇仔戏」系列剧作的表演美学与剧场修辞〉,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3/1239385704/20040622003812/
- 金枝演社http://www.goldenbough.com.tw/
「胡撇仔」源自opera的日语读音,「胡撇仔戏」系歌仔戏於日治时期为应付巡警检查制度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演出形式,它跳脱正统戏曲规范,具有浓厚的综艺效果、通俗流行的剧情与自由的表现形式,盛行於五○年代。金枝演社发想出《胡撇仔戏-台湾女侠白小兰》,将台湾原生的「胡撇仔戏」搬上现代剧场,以重现当时俗民娱乐的舞台,贴近民众生活,并唤起老一辈歌仔戏迷的记忆,或有嘲讽当今文化或剧场的意味。
《胡撇仔戏-台湾女侠白小兰》的表演形式灵活自由,表演地点也从不设限。以一台小卡车作为主要舞台,在车上加上一幅旧日电影看板画风的景片,并配合小卡车方圆十数公尺的空间以「落地扫」方式作户外演出,观众可自由地围坐在舞台四周,和表演者近距离接触,甚至直接和演员对话,产生即兴的表演效果,自然散发野台魅力。一开始是随着流动夜市到处流浪演出,後来也接受各地社区邻里、庙会的邀请,四处巡演。
该戏剧情描述一个歌仔戏班的苦旦采英与小生俊鸿多舛的爱情故事。采英不但有养母来不仔对她的种种虐待,还有黑大仗势欺人、欲横刀夺爱,再加上俊鸿懦弱的性格,在在使得采英的感情与未来岌岌可危;幸亏白小兰仗义相助,一切才化险为夷,团圆结局。剧中安排了一小段戏中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楼台会〉,戏里因为马俊的捷足先登,使得梁、祝二人不得生前结褵,只得死後化蝶相依相守,多少呼应了戏外采英与俊鸿之间有黑大与来不仔等人从中作梗的苦恋。
该戏的故事内容与一般通俗剧大同小异,总是笑中带泪、悲中有喜,而且集奇情、武(黑道)侠(女侠)、爱情、伦理於一身。就表演形式而言,讲究视觉的华丽、听觉的丰富,混合多种文化象徵符号,极尽综艺效果之能事:如服饰造型浓艳夸张,不在乎时空与逻辑的限制,一切以视觉美感为依归;音乐则大量拼贴通俗歌曲,只求能适切地烘托人物、营造气氛,并透过选用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唤起不同年龄层观众对於歌曲的记忆,同时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胡撇仔戏-台湾女侠白小兰》以精准明快的节奏、俚俗野趣的内容,成功地让现代剧场进入野台,打入非剧场观众阶层。九二一大地震时,金枝演社全体人员曾以四个月的时间,集体住在国姓乡居民临时搭建的货柜屋,协助灾民,并在灾区义演,观众计超过5,000位。
《胡撇仔戏-台湾女侠白小兰》奠定了金枝演社雅俗共赏的俗艳美学风格,也成为其「现代常民剧场」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