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父孙中山,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孙中山生平简介
- 早年
- 革命期间
- 孙中山遗书
- 孙中山生平简介
叫孙中山这个名字的人有:国父等。
目录
国父孙中山,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载之,号逸仙,谱名德明,幼名帝象,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人惯以“中山先生”相称;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1940年(民国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或“中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生平简介
早年
孙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季子。八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并于闲暇之余常听太平军老兵讲述太平天国故事,心生佩服向往。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 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孙在当地英国圣公会史泰利主教创办的用英语授课的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1881年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入籍了美国,获得美利坚合众国公民身份,并得到了美国护照及受美国政府保护。后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厚学院”(Punahou School,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不久因毁损村中北帝庙神像,为乡人不容。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 一同于公理会接受基督教洗礼,并就读于拔萃书室(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两名毕业生中第一名成绩毕业,并获当时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孙中山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在广州行医期间,常常与尢列? 、陈少白? 、杨鹤龄? 、陆皓东? 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故广州人将此四人名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边加上水字旁,成为“汶”。孙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尝于1894年6月《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惟李鸿章? 断拒。失望之余,孙中山11月24日赴夏威夷檀香山茂宜岛募款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图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 、郑士良? 、陈少白? 、杨鹤龄? 等,准备筹划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同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时杨衢云? 、谢缵泰? 等先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孙中山以志业相近,遂与辅仁会社接洽,杨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于是租定总会所一处,托名“乾亨行”。2月20日,孙中山于香港大学作公开演讲,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
革命期间
孙文上海故居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为誓,兴中会选出杨衢云为会办(当时称为“伯理玺天德”,即英语President的音译),孙为秘书。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孙中山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重阳节(10月26日)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失败作收,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孙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1896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孙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1897年,孙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 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拳乱引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清廷的陷阱。而后李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称惠州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9月,孙中山离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华侨中发展革命。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 等人的华兴会? 、蔡元培? 与吴敬恒? 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 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 、康有为? 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式以达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15,000元请孙中山离开日本。孙中山收款后于3月离开日本。由于此事未经同盟会内部商议,于是引起会内分裂。孙中山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5月命余丑举行潮州黄冈起义,历6日而败,是第三次起义。6月孙中山命邓子瑜? 起义于惠州七女湖,历10余日而败,是第四次起义。7月6日徐锡麟? 起义于安庆,失败殉难。同年7月,孙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再告失败。12月,孙中山被越南法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南下南洋,在胡汉民? 、汪精卫? 等支持下,在新加坡另成立同盟会总部,后搬迁到槟城。1908年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是第七次起义。4月,黄明堂? 起义于云南河口,是第八次起义。1910年2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是第九次起义。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分时间在旅途之上,曾环绕地球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此外又先后发动包括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 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在内的多次起义,直至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成功击退,掌控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的革命党咸起响应,终推翻清朝。据统计,自1894年到1911年之间发动的革命起义事件计有29次之多。至于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当时孙中山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典华城(今译丹佛),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