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姓
2012-01-19 13:27:32 来源: 点击:
QQ群
暂时未有QQ群,如果你已建立了阎姓家族的QQ群,请点击右边编辑按钮编辑此段并贡献出你的QQ群号。
历史
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阎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但姬姓之阎又有三种差别的来源。第一种,是说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阎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阎作为本人的姓氏,今后姓阎。第二种,是说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上去时,手上就有一个阎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阎城,他的子孙也姓阎。第三种说法比较可靠,是说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分,晋成公封本人的儿子懿在阎,晋朝沦亡之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阎作为本人的姓氏,因此也姓阎。阎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成长,东汉时,阎姓开端进入四川,陕西,甘肃。明代至清代,阎姓才开端逐步向北方扩展,成长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之后,开端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阎姓的次要聚居地有:河东,安邑,平陆,宜春,安汉,新安,西城,天水,马邑,武阳,盛乐,常山,广平,太原等。
来源
- 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以封地名为氏。据《姓氏起源》等所载,相传有裔孙后稷,承袭姬姓,北周人尊为始祖。12世孙古公亶父又称太王。他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周武王时,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今山西省安邑)。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阎作为姓氏。
- 出自姬姓,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手心上有一个“阎”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阎城(今陕西省北部一带),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
- 出自姬姓,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后被晋国所灭。懿的后代散处于河洛,汉末居荥阳,其子孙以封地名为氏。
- 出自其他民族改姓。如满洲布雅穆齐氏改姓阎,达斡尔族亚尔兹氏改姓阎,其他如蒙、回有此姓。
- 阎姓今多简写作“闫”字。又有闫姓为阎姓的别支说。据《姓谱》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迁徙分布
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后来被晋国所灭,懿的子孙后代于是大都散处于河洛(即黄河与洛水一带),结合前面所述,阎姓的发祥地所能确定的至少应有三处,即今河南、陕西、山西等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大夫名阎敖,可见阎姓此时已落籍湖北。秦汉时,有阎姓人迁甘肃、湖南、山东、河北等地,西汉末年,有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长子为阎显,阎显被封为长社(今属河南省)侯,后阎显参予皇室更迭被诛,其子阎穆为避难徙居于巴西之安汉(今属四川省),是为阎姓入川之始。阎穆有孙名阎甫,被魏武帝封为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子阎璞,因西晋一统而仕宦象郡太守(今属广西、贵州一带)并定居当地。阎璞有子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瓒有子亨,为辽西太守,亨生子名阎鼎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后死于刘聪之难。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又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阎满之孙有阎善,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自治区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五胡乱华,阎姓被迫大举南迁,再经过隋唐,阎姓在江南的分布更广,盛唐时,阎姓在太原发展成一大望族。宋元时,夷人南侵,使原本散居江南的阎姓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明时,作为洪桐县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太原阎姓亦有迁今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者。至此阎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有阎姓人徙居海外。如今,阎姓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阎姓约占全国汉族阎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
堂号、郡望
堂号
- 右相堂:唐朝阎立本善丹青,拜右丞相。当时姜恪因战功封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赞叹。
- 日月堂:江苏省沛县、丰县阎氏宗祠堂号为“日月堂”,含有阎尔梅及其后裔不扶清,反清复明之意。
- 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天水堂”、“河南堂”、“丹青堂”等。
郡望
-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此支阎氏,大概出自周康王之后。
-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阎氏,应为唐叔虞之后。
-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此支阎氏,应为唐叔虞之后。
名人
阎姬? 阎元明? 阎立德? 阎立本? 阎次平? 阎承翰? 阎尔梅? 阎若璩? 阎敬铭? 阎书勤? 阎红彦? 阎锡山? 阎海文?
现代名人
阎立? 阎宝航? 阎明复? 阎迦勒? 阎磊? 阎真? 阎蕾丝? 阎振兴? 阎鸿中? 阎惠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钭姓
下一篇: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