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拾禄
2012-01-19 13:18:29   来源:   点击:

    周拾禄这个名字的人有: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等。

    目录

    • 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
      • 立志研究农业
      • 为事业辗转南北
      • 临危受命迎解放
      • 埋头稻作科技著述
      • 水稻起源研究的新突破

    周拾禄
    水稻专家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 1897年8月15日
    忌日 1979年12月28日
    出生地 浙江义乌
    毕业 东南大学农科

    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

      周拾禄,男,字仕中,水稻专家、著名农业科学家。浙江义乌县田心乡(今佛堂镇)舟墟村人。192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193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曾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中正大学教务长兼农学院院长、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建国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农业厅厅长、省农业科学研究员,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毕生从事水稻起源、遗传和育种研究。195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四位一级研究员之一。著有《稻作研究》、《稻作科学技术》,有《周拾禄稻作集论》。

    立志研究农业

      周拾禄,父名正发,从事农业,一生勤劳。兄弟四人,周拾禄排行第二。出生在满清末年,他懂事时,已是民国,早已废科举,兴学校。他5岁就入私塾读书,12岁到金华,就读省立第七中学(后改名金华中学),因家贫交不起学费而缀学务农。15岁考入免费的杭州初级师范,18岁毕业后到东阳一山区小学教书。1918年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他与同乡同学冯泽芳、诸暨籍同学金善宝(建国后长期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志同道合。看到当时国家衰弱,屡受列强侵略,农业尤其落后,农民生活困苦,于是三人立志为振兴祖国、发展农业而献身。1921年毕业,学校改名国立东南大学,他们就都在东南大学大胜关农业试验场做试验工作。他们分别从事研究一种农作物作为主攻课题。冯泽芳研究棉花,金善宝专攻小麦,周拾禄主攻水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我国现代著名农业科学家。
      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1927年东南大学改名中央大学,周拾禄继续在校任助教及讲师。次年兼任江苏省农矿厅技士。
      1931年,周拾禄获得政府资助,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深造,专攻水稻育种。1934年学成回国,受聘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讲《农学概论》、《作物育种学》、《稻作学》等课程。1935年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周拾禄就任改进所稻作系技正,仍兼中央大学教授。

    为事业辗转南北

      1935年,周拾禄在全国稻麦改进所任技正时,制定了一项整理水稻地方品种的办法,在苏、皖、赣、湘等省开始实行,抗战后,又在西南各省实施。这是周拾禄将以前日本在台湾进行水稻品种整理的办法移植到国内并加以补充、完善后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水稻品种优劣混杂,采用最快的办法,选优去劣,提高水稻生产的一项措施。他化了7年时间对中国水稻品种进行收集和整理。著名的中籼品种“帽子头”、“中农4号”就是通过地方品种鉴定选育出来的。这项工作的要点见周拾禄在《正大农学丛刊》第一卷第二期发表的《水稻品种检定之目的与方法》一文。
      当时,东北全境已被日军占领,大规模侵华战争箭在弦上。政府为防范因战争而致使粮食受外国控制与封锁,遂决定采取措施,将华中剩余粮食南运,以改变华南各省长期以来粮食依靠海外进口的局面。为此,粮食的贮藏和运输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1936年夏,实业部指派周拾禄先后到朝鲜、日本、台湾等地,考察粮食的贮存和运输技术。
      那时广东大米不足,故向泰国、越南进口洋米,政府打算利用粤汉铁路将剩余湘米运销广东。但广东人吃惯洋米,且湖米品质较差,难以适应。周拾禄回国后,实业部派他赴粤调查湘米销粤问题。周拾禄经过调查发现,湘米成分复杂,品质良莠不齐,遂向实业部建议在湖南设立稻米检验所,实行稻米分级,优胜劣汰。1937年,实业部批准周拾禄的建议,成立全国稻米检验监理处,任命赵连芳为处长,周拾禄为副处长。该处下设湘米、赣米、皖米三省稻米检验所,并与农矿、交通、铁路三部门签订协议,为湘米销粤、取代洋米进口作出了贡献。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虽封锁了我国沿海口岸,华南各省因而没有发生粮荒。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各省稻米检验所虽被迫停止工作,但由于周拾禄解决了技术问题,国内粮食的自给网络已经形成,在粮食问题上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八一三”事变后,当时设于南京的13个有关农业的研究机构,合并成立中央农业实验所,随即迁往四川,并在后方各省设立工作站。1938年,周拾禄辗转前往昆明,奉命担任云南省工作站技正,着重调查云南的水稻品种资源及其分布,致力水稻改良研究,并同时研究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水稻品种资源与分布的关系等问题。
      沿海各省被日军占领后,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后方复校。东南各省青年就学,需长途辗转西南或西北,困难重重。为了方便他们就近入学,1940年江西省决定创建国立中正大学。聘请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博士为校长。周拾禄应胡先骕之邀,于1941年离开昆明,前往江西泰和协助筹建中正大学,就任该校教授兼农学院院长。1947年又兼任该校教务长。他热爱农业教育,曾写文《梦游新学府》以表达其办学的决心。他刻意办好农学院,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到校任教,如黄齐望、盛彤签、马大浦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他对学生的教育,除通过讲课传授专业知识外,还组织学生开展“农学会”活动,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当时日军在浙赣闽发动大规模进攻,学校流徙搬迁,在那炮火连天的极度艰难的环境里办学,实属不易。全校师生爱国情绪高涨,不怕困苦,齐心协力,各届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业,如期毕业,为农业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材。
      抗战胜利后,中正大学农学院随大学迁至南昌。未几,全国陷入内战,学校中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校内多次发生风潮。学校领导为了躲避风浪冲击,任命在学生中威望较高的周拾禄,除了继续担任农学院院长之外,兼任教务长、总务长等重要职务。在校长林一民离校赴南京向教育部述职期间,周拾禄被任命代理校长。他顺应时势,积极支持进步师生的革命行动,极力促使进步学生掌握全校学生会。数月后林一民回校,新学生会理事向他提出了若干改革要求,触怒了林一民,林说新理事会是共产党,扬言要采取压制手段,又一次引起了学潮。当时周拾禄坚决站在学生一边和理学院院长熊正理一道极力反对林一民诬陷、压制学生的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拥护与爱戴。就这样,林一民于1948年暑期,将周拾禄等30多名思想左倾的教师全部解聘。

    临危受命迎解放

      中央农业实验所得知周拾禄被解聘后,即聘请他回南京继续担任技正并兼所秘书。时值解放战争已处于最后关头,国民党政府机关纷纷迁出南京外逃内地。中共的统战部门曾邀请周拾禄先转移香港,然后上北平工作。由于他的夫人已去世,家有几个上学的孩子一时无法成行。国民党政府安排他随众迁赴台湾,周拾禄以种种理由托辞不去,留在南京迎接解放。他组织留守委员会,会同所内华兴鼐、傅胜发、蒋德麒、俞履圻、汤玉庚等人保护中农所财产和试验资料。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下,中农所完整无缺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并改名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委派周拾禄任副所长。为了重振农业科学事业,周拾禄立即向有关领导提出调回事先疏散到各省的科技人员和仪器设备,参加华东农科所工作。
      周拾禄在担任副所长期间,华东农科所的工作规模、科研水平和各项成就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1954年起,他又兼任江苏省农林厅厅长。这时,他把华东农科所和江苏省农林厅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派出各种类型工作组下基层蹲点开展调查研究。同时,经常与南京农学院联系,请教授专家下乡指导,也派蹲点人员到学校作专题报告。
      在周拾禄担任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省农林厅厅长期间,他积极推行耕作制度改革,包括徐淮地区的旱地改水田,里下河地区的沤田改旱田,太湖地区的单季稻改双季稻,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籼稻改粳稻。这些重大改革都是先由华东农科所与各地区农科所派出工作组,深入调查,边试验,边总结,逐步付诸实施的。据统计,全省“旱改水”面积1000万亩,“沤改旱”800万亩,“单改双”1200万亩,“籼改粳”在全省粳稻面积最大时达80%。这些改革促使全省农业生产的长足发展。
      周拾禄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9年9月赴北平出席全体会议,共商国是并有幸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蝉联了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又当选为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
      他从北京回到南京后,担任了多种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南京分会副主席,参与对外宣传和联系。同时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负责人。1956年全国评定技术职称时,他被农业部评为农业部系统的一级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周拾禄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稻作组组长。

    埋头稻作科技著述

      周拾禄满腔热情地从事科研,又处理繁忙的行政事务,参与多种全国性的社会活动。正当大显身手的时候,反“右派”运动开始。周拾禄生性耿直,对当时的一些科研问题和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和意见,以致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免去了一切行政领导职务。
      周拾禄在长期的实践中,深知年轻一代在科研中所面临的困难,他决心撰写一部比较完整的科研资料,以供年轻的稻作研究工作者学习参考。
      周拾禄身处逆境,但并未因此而气馁,他说:“个人得失事小,主要是把事业发展起来,把稻作科学技术搞上去。”他与助手疏仁山一起收集了20多种野生稻,进行水稻细胞学方面的研究,亲自做杂交,搬盆钵,并忘我的笔耕。《稻作研究》和《稻作集论》两大著作,就是在被划为右派后编写的。这两本书介绍了1951—1960年间日本水稻科技动态,为当时我国水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到六合县定居,更是抓紧时间著书立说。《稻作科学技术》一书就是在这段时间开始撰写的。
      1973年,他从六合县调回南京,立即向当时负责粮食作物研究室工作的邹江行提出:“我是老而不弱,病而不残,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他对自己提出了要在晚年把国外数十年的稻作研究进展编译成中文的要求。把自己数十年的稻作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他言必信,行必果,以非凡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持《稻作科学技术》的撰写。50万字的巨著都是他亲手制表、绘图、誊写。可惜《稻作科学技术》一书问世时他已不在人世了。
      周拾禄毕生从事水稻科学技术研究。其著作有《稻作研究》、《稻作论集》、《稻作科学技术》、《稻米检验》、《粮食贮藏》、《我国与东南亚稻米品种分布之研究》等多种,总计达100多万字。
      周拾禄的著作主要是参考当时日本学者的著述,国内农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三个方面的精髓融会结合而成的。以《稻作科学技术》一书最具特色。书中理论性、基础性的章节,大多引用日本学者的成果,水稻的种类、起源、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内容,则以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主,栽培、育种等操作技术方面的内容,则精选国内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资料。全书以周拾禄本人的研究心得和独创的见解为纲。
      《稻作科学技术》一书中的《粳稻起源在中国》一文曾在《中国稻作》刊物上发表,其余内容都是首次面世的原始报告。

    水稻起源研究的新突破

      水稻起源——对于水稻种植的起源和发祥地认定。过去国际上的学者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说起源于印度,向东、西、南三个方向传播。并说经缅甸及中南半岛传至中国西南部;二说起源于印度支那,向印度及南洋群岛传播,并由越南传至中国;三说起源中国,传至东南亚各地及朝鲜、日本。这三说在国际学术界,争议迭出,难以定论。
      作为水稻研究专家的周拾禄,对水稻起源学说的研究,自然倾注心血。他深知,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很久远,水稻又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对传自国外二说存在怀疑。他决心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取得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并作出定论。
      栽培稻的两个品种半山稻和粳稻。他从植物学、考古学、史学和地学等方面经过研究考证得出:粳稻起源于中国,中国江淮平原的稆稻、浮稻是原始类型的粳稻。它具长芒、褐壳或黑壳、容易落粒、米质不佳等特点,后经驯化成为栽培粳稻。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麓的稆稻在50—60年代还是稻田自生自灭的杂草,普遍存在于稻田之中,近年来因精耕细作而基本灭迹。粳稻种植始于江淮平原,逐渐扩大至全国。籼稻却不同,周拾禄考证的结果,认为中国所种植的籼稻是从国外引进的。周拾禄提出的粳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得到国内外不少学者的认同。这一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是他毕生研究稻作科学中的一个亮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周拾禄又遭迫害。他虽身处逆境,但仍致力研究水稻细胞遗传,继续从事著述。
      周拾禄毕生从事水稻科学技术研究,硕果累累,尤其是在稻种起源、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关系、品种选育、地方品种整理、细胞遗传、籼粳稻杂交及其亲缘关系、籼改粳及粮食检验、粮食贮藏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出了显著的贡献。1979年2月8日,周拾禄因病与世长辞,被错划“右派分子”一事也于同年得到改正,恢复名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司空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