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广泛吸收民间信仰的神衹(神灵),纳入自己的神谱,逐渐形成道教神仙等级的核心概念。
道教常藉由编制相应的经书或仙传,将若干对民间深具影响力的神灵编入自己的谱系中。如:梓潼帝君(文昌帝君),塬是四川地区民间信仰的对象,北宋四川人士赴京师应考,相传曾去参拜梓潼帝君者,较易登第;到南宋时,各州郡都有供奉祂的神祠。后来道教在编写神仙谱系时,亦将之纳入谱系中。
民间信仰中的妈祖,塬出于福建沿海地区信奉的神衹,最初与道教并无关係,大约自明代被封为天妃之后,道教遂将其灵迹集中起来,编成《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道教常以法术召神役鬼唤,而民间信仰裡雷公、雷母等自然崇拜的神灵,有时亦成为道士召唤的对象。
道教中诸多神衹源于民间信仰的神仙,但道教与民间信仰最大的差异,在于崇拜方式的差别。道教有严格的戒律及完整的神仙谱系,信徒在膜拜神灵,最终在求对大道的皈依;民间信仰则是基于对神灵佑护的祈求,一旦愿望实现,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贡献以还愿。
表现在外显的仪式规範,道教与民间信仰则有显着的差异。道教科仪结构相当稳定,以斋法为例,道教斋有不同类型,具体内容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