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
2011-12-04 22:33:48 来源: 点击:
彰化或中部地区的人习惯吃一种叫做「大面」的面条,清代台湾的志书提到面条也都称为大面。大面应该是一种遵循古法制造的面条。所谓的古法就是以黄硷和盐混入面粉中制面。昔日闽南有『打面』一词,指的就是用黄碱和盐发面,然後用洗净的双脚将之踩出粘性後,再放到大木板上,继续以面棒压杆之。面杆的一端固定在壁上,人就坐在面杆上,往左右两边各自旋转慢慢压杆面团,直到面团成为一张薄薄的面皮,再摺叠切成面条。如此「打面」打出的面应该就是大面。大面,柔软有弹性,不怕煮烂,关键就是加了可以增加面条弹性的黄硷,《台湾通史》记载的焿油就是黄硷,它是一种将杂木烧成灰而後从中提炼所得的植物硷。今日市面上的油面,也是一种硷面。大面保留传统刀切的扁身,而油面则呈机器挤出的圆状。
参考资料
- 陈淑华。2009。《岛屿的餐桌-36种台湾滋味的追寻》。台北:远流。
- 姚汉秋。1982。〈谈民俗用具、食物的消逝与保存(下)〉。《台湾文献》33.4,105-143。
- 陈玉麟。1990。〈台湾传统美点的制法〉。收於《民俗台湾》第五辑。台北:武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鹏湾国家风景区
下一篇:天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