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义请设商校>,《台湾日日新报》1936.7.3,8版。
- <嘉义市有力团体 商业校设置运动>,《台湾日日新报》1937.1.21,4版。
- <新设嘉义商业学校 支那、南洋を活舞台に 特色ある人材を养成>,《台湾日日新报》1938.3.17,3版。
- 苏晓倩,<身体与教育--以日治时期台湾实业学校的身体规训为例(1919-1945)>,暨南大学历史系硕论,2003
- 台湾教育会,《台湾教育沿革志》,台北︰南天书局复刻,1995
- 台湾省立嘉义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编,《嘉商60周年校庆特刊》,嘉义:台湾省立嘉义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98
- 嘉义商业学校编,<嘉义商业学校一览表>
- 《嘉义市志?教育志》
一所学校的设立,都需经过慎重考量,班级、人数都有硬性规定。一般而言,设校前多先兴建教职员宿舍,使职员们能筹划开学,其次建教室、办公室、礼堂等,最後才是采购图书、建学生宿舍、饭厅,然後正式开校。可是因应地方需求,配合政府南进,而设置的嘉商,却没有经过完整规划。昭和13年4月1日嘉义商业学校奉总督府令成立,并以井芹善藏为首任校长,4月12日进行新生考试,20日开学,一切都在仓促中进行,使得开学之初的许多设备有不敷使用之虞。以校地使用为例,嘉商校地在嘉义市中山路七号,这里原为台南州立嘉义农林学校所在,1938年农林学校新校舍落成,旧校舍让与嘉商使用。由於校舍老旧,总督府特拨经费协助修缮,整修、重建部分校舍,形成边施工,边上课的校园生活。宿舍部份也只有舍监室与寝室三间,为嘉商学生专用,其余如食堂、厨房、浴室、洗衣间、保健室、理发室等,都和嘉农学生共用,反映出早期嘉商在刻苦中成长的状况。经过半年整理後,嘉商的各项硬体建设陆续完工,校园规模才俨然粗备。10月嘉农完成迁校工作,11月嘉商在台南州川村知事的带领下,才举行开校仪式。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与学校规模的扩大,嘉商又面临校地不敷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校舍狭隘、建物腐朽的问题越形严重,因此昭和16(1941)年地方代表们亲至台南州政府请愿,希望扩张校地、充实教室。
好景不常,嘉商可说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昭和18(1943)年因应战争需求,日本政府将男子商业学校转变为农业、工业或女子商业学校,一律整顿并缩小规模。对日本政府来说,商业人员比较容易训练,而且可以短期训练成功,不需要设立许多商业学校,另一方面经费困难,只能集中财力办理比较符合战争需求的农工类实业学校。1944年总督府进行决战下的教育整编,将嘉义商业学校改为嘉义工业学校,设置工业化学科和建筑科,以增加战力与生产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嘉商被并入嘉义工业学校中,并自该年停止招生。至此嘉商已处於废校,直到光复後方才复校。
日治时代嘉商的入学考试、课程内容最能展现殖民地教育的特色。在入学考试中,日籍学生的录取率常高达八成,与台人子弟不到一成上下的录取率相较,台人竞争显得格外激烈,差别待遇明显存在。课程内容的部份则与日本的南进政策有相当大的关联,修习马来语、英语与中国语就是要将嘉商生派遣至南洋、菲律宾与中国各地服务。
当时嘉商师生在国家主义的教育之下,皇民化与精神教育一直是重点。学生除了接受严格的日常生活管教与道德灌输,师生间与学长学弟间也都有严格的上下之分。战争时期也严重影响学校生活,进入嘉商就读的学生,受到战局的影响,必须配合政治的宣导与军事的需要,在学业课程外,安排不少特殊活动,如体育庆祝会、军事与体能训练、市区游行活动,欢送出征军人,或定期到神社参拜与社会劳动等。
现今的嘉商历经各任校长的辛苦经营,才有今日的规模与校誉。历届毕业的校友们在社会各阶层里,认真工作,有优异表现,例如中央研究院院士、着名的语言学教授丁邦新、大法官翁岳生、将军施清江、中正大学教授江义雄等。嘉商培养出的会计师、银行界经理、工商业领袖更对台湾经济做出不少贡献。
中文关键字: 嘉义 , 商业学校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