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omon, S. etc. eds. 2007: In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sical Science Basis,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柯林斯、柯尔曼、海伍德、曼宁、莫德。2007。〈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学证据-IPCC报告科普版〉。《科学人》,67:38-47。
- 许晃雄。2007。〈全球暖化是个大骗局?〉。《科学人》,67:48-50。
- 许晃雄。2007。〈台湾也暖化了吗?〉。《科学人》,67:50-51。
- 刘绍臣。2007。〈都市化让气候更异常!〉。《科学人》,67:52-53。
- 魏国彦、许晃雄。1997。《全球环境变迁导论》。台北:时英。
- 许晃雄。2001。〈浅谈气候变迁的科学〉。《科学发展》,29(12):867-878。
自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之排放至大气之中。过去65万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多低於280ppmv(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280单位体积的二氧化碳)。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0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也都一直维持在约280ppmv。工业革命之後,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1950年代之後,增加速率更快,到2006年浓度已达380ppmv。其他温室气体如氧化亚氮、甲烷、氟氯碳化物等,大气中含量也都在工业革命与1950年代後显着增加。
气候学家利用气候模式,模拟天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太阳强度变化)与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与悬浮微粒)对过去百年气温变化的影响,发现如果不考虑过多的人为温室气体产生的急遽加强的温室效应,气候模式无法模拟出最近这几十年的全球暖化现象。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联合国跨国气候变迁研究小组(IPCC)2007年报告做出如下的结论:「过去半世纪的全球暖化,极可能是人造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
20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波为20世纪初到1940年代,第二波为1970年代至今。第一波暖化发生时,虽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但仍有不少地区的气温下降。第二波则相当不同,几乎全球各地都出现暖化现象,因此全球暖化更加明显。IPCC於2007年初提出的第四份报告中,特别凸显加速中的全球暖化趋势,指出2006年之前的25年的暖化速率,相当於每十年上升0.177℃,若是之前的50年与100年,则分别是每十年上升0.128℃与0.074℃。1850年至2006年间,最暖的12年,其中有11年发生於1995-2006年。
过去百年间,台湾年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大致与全球气温一致,但是平均速度约为每十年0.14℃,大约是全球暖化速率的两倍。整体而言,台湾的暖化是全球暖化的一部份,过去百年暖化速率高於全球平均值,则是因为台湾刚好位於一个暖化较明显的区域:从台湾、东北亚到高纬度的欧亚大陆。台湾大型都市的暖化程度普遍高於小型城市,因此热岛效应也可能对台湾的暖化有影响。
由於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依赖化石燃料甚深,不仅排放二氧化碳,也排放其他温室气体。依据IPCC报告考虑了多种未来发展的可能情境,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数十年将持续升高,温室效应也将持续加强。所有气候模式都推估全球气温将持续攀升,到了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至4.4℃。地球上每一个地区都将明显暖化,但程度不同。其中,以极区暖化最为严重,陆地暖化程度则普遍高於海洋。
中文关键字: 温室效应 , 人为温室效应 , 温室气体
英文关键字greenhouse effect ,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effect , greenhouse ga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