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谋臣排行诸葛亮仅第八

2021-05-28 00:27:52 作者: 中国古代十大

  5、范蠡

  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生卒年不详,原为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越国被吴国战败,入吴作人质二年,回国后与越王勾践苦身戮力,发愤图强,卒以灭吴,被任为上将军。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的勾践“观兵中国,称号‘五霸’”。范蠡认为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自己有大功于越王,“功高震主”,难以久居。而且他深知勾践为人,只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享福,为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遂与西施一起泛舟于江湖,变名易姓,至齐,自称为鸱夷子皮,后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以陶为天下之中,操计然之术以治产积居,自号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后卒于陶。因为他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所以后世民间有的尊“陶朱公”为财神,不少商家供奉祭祀。

2.jpg

网络配图

  6、李斯

  秦朝的大臣。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从学于荀子,后西仕于秦,向秦王嬴政献《论统一书》,秦王接受其建议,先任命其为长史,后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秦宗室提出逐客主张,他上《谏逐客书》书劝阻,秦王深受感动,立即取消逐客令,并升任廷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任宰相。他主张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并提议焚诗书,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均得到始皇的采纳实行。又变仓颉籀文为小篆。多次陪同始皇巡游郡县,著文刻石。始皇死,听赵高计矫诏废太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赵高居中专权,遭忌被诬陷谋反,腰斩于咸阳。但他所主张的废封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等国家机制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7、张良

  西汉初大臣,高祖谋士、功臣。字子房。其先为韩人,祖与父相继为韩国五个世代之相。秦灭韩后,他挟仇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以铁椎刺秦始皇,惜误中副车未遂。为避祸,更姓改名逃亡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陈涉起义,他聚众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入咸阳,还军霸上,在“鸿门宴”上,使刘邦逃过一劫。楚汉之争时,刘邦采用张良的计谋,联合英布、彭越,笼络韩信,最后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张良深受刘邦器重和赞赏,被刘邦赞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家。曾与韩信一起整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初封成信侯,高祖六年,高祖请他选择齐国境内三万户为封邑,它不接受,自请封于留,因称留侯。晚年好黄老之术,习神仙辟谷之事。死后又追称文成侯。

  8、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诸葛亮三岁丧母,五岁丧父,由叔叔诸葛玄抚养。诸葛玄被袁术任为豫章太守,诸葛亮随叔叔到任,后又随之上投奔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故,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受司马徽、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著名的的“隆中对”,被拜为军师。刘备赞赏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此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两地,与曹、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曹丕废汉称帝,建立魏国。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蜀汉建立,他任丞相。刘备“白帝城托孤”,他是顾命大臣。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并主理政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诸葛亮曾五次出兵伐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懿相持于渭南,因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的军中,享年53岁,尊其遗嘱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相传诸葛亮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只箭,又制作"木牛流马",用于山地运输。著作《诸葛亮集》。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