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救火的老外找到了:我有重庆社保,我该为城市出力!

2022-08-25 15:38:11 作者: 上山救火的老

刘镇豪今年40岁,在他的记忆中,往年夏季重庆极少发生山火,今年却次数特别多,火势尤其猛,而且动用直升机救火的情况十分频繁。8月以来,他所在的995长寿救援队已经参与了4起山火救援,分别在长寿区锯梁村、长寿区但渡镇、涪陵区北山坪、南川区三泉镇。每次接到消息后,他们便立刻动身前往,动辄通宵。

难以扑灭的火

重庆市蓝天救援队队员谭超向记者回忆参与巴南山火的情景。当天18时,救援队接到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的通知后,很快集结了一支173人的队伍赶往巴南区山林着火点。



开辟隔离带。受访者供图

到了火场附近,谭超看到,这块被叫作“一块田”的山地遍布明火,火势已经蔓延到了公路边上,“就在居民楼的后面了,居民已经全部撤离了”。进到距离火场20米远的地方,谭超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很难再前进。

加上救火工具和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完全依靠水枪来浇灭大面积山火十分困难。“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地方,将树木等易燃物清除干净,形成一条数十米宽的区域,阻止山火蔓延。”谭超说。当晚,他们接到的任务是用油锯等,沿着山沟开辟一条60米宽的隔离带。173人被分为3个梯队轮番上阵,18小时之后,终于成功开辟了一条隔离带。

由于火灾发生在山地,起火点地势陡峭,风力较大,还易形成乱流,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刘镇豪预估,当时参与涪陵山火扑灭的有上千人,花了近3天的时间,“基本上分成四波,直升机和专业的消防队伍打头阵,先去灭大面积火源,接下来是武警民兵上去,然后才是我们这样有一定经验的民间救援队,负责后勤工作,扑灭零星余火,最后是当地的青年志愿者,清理一下现场。”仅是这场大火中的青年志愿者就有400余人。



志愿者在救灾现场。受访者供图



995长寿救援队在山火现场。受访者供图

尽管投入了庞大的救援力量,山火还是反复复燃。8月9日长寿区锯梁大火在第二天短暂复燃。8月17日涪陵区北山坪和大梁山分别爆发山火,第一次持续了将近30小时。在扑灭明火后,又于18日晚上复燃,一直到20日早上8点,明火才基本扑灭。

山火持续时间过长,过火面积大,参与救援的人需要不停轮换,才能保证体力和安全。涪陵区两起山火,预估过火面积约500亩和300亩,扑灭难度极大。刘镇豪回忆,当时被轮换下来的消防队员,直接大片大片地睡在了马路边、山上空地处、隔离带里。另一次南川区山火中的景象令他印象深刻——一个看上去不过20岁左右的年轻消防队员,或许是因为太过疲惫,睡在了自己已经扑灭的一堆灰烬中。



消防员躺在地上休息。受访者供图

缘何起火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熊忠武在发布会上透露,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重庆市仍然维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高温干旱仍将持续。林下可燃物含水率极低,遇上火星或者局部热量聚集过高,极易引发自燃,进而蔓延形成森林火灾。

目前,部分山火发生的原因已经有了调查结果。长寿区的两起火灾起因是人为的不规范用火——有市民擅自上坟烧纸、燃放鞭炮,引发了森林火情。南山区一起是源于某企业电力专线负荷过大而自燃。另有三起是由于持续高温导致山林内植被干枯易燃。

“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森林自燃也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林火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白夜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介绍,自燃可分为内部自热和外部环境引发。

内部自热引发自燃包括泥炭发酵自燃、矿层自燃等现象;外部环境引发自燃包括聚光作用、草木自身引起的自燃现象。还有一种是聚光效应引起的自燃,“一些表面呈凹形的山石或崖壁,会像太阳灶一样,将阳光汇聚成燥热的耀眼光斑,落在枯草或含有油脂的树木上,也会引发森林自燃。”

人为的偶然因素与极端高温效应叠加,这或许是今年夏天重庆山火频繁发生的原因。目前,重庆市所有区县均已发布森林防火封山令,严格火源管控,强化隐患排查。

“感觉山火灭了之后,整座山都变成灰色的了。”于修看到现在的北山坪有些失落。重庆被称为山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整个城市依山而建。对于这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山是呼吸,是记忆,是生活。

他记得,曾经的中学大门正对着北山坪,在封闭的校园里,江对岸那片翠绿让他觉得外面的世界离自己并不遥远。高中老师也常说,很喜欢看这座山,“它像一座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