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测试“隐身衣”(左)未被识别
“白天夜晚两种模式,我们都在校园里进行了测试,效果很好。目前可以做到行人检测精度下降57.0%,未来可以更高。”王正说。极目新闻记者通过团队提供的测试视频看到,穿着“InvisDefense隐身衣”的人,和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在同一场景活动,监控设备只把没穿“隐身衣”的人“框”了出来,标注着“person”(人)。
让人工智能更可靠
目前,“InvisDefense隐身衣”项目已有两项专利申请被受理,相关成果被CCF(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AAAI2023录用,所有审稿人一致给出有趣、高性价比、操作性高、结果出色等高度评价。
该项目实际应用前景如何?王正认为,首先,它的价值在于可能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王正说:“当前,无人机作战已经十分普及,还有很多国家在研究机器作战,未来人和机器的对抗会十分常见。因此,‘隐身军服’的研究十分必要。”卫慧补充道,“InvisDefense隐身衣”目前一套的成本仅约500元,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夜间红外成像测试“隐身衣”(右)未被识别
对于民用方面来说,该项目的价值在于反向促进人工智能模型安全性的提升。“研究网络安全,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对抗攻防,来发现破绽,进而堵住漏洞。我们的成果证明,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识别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王正说。
“我是学‘可信AI’的,这次项目的研究和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智能驾驶怎样更可靠地识别道路情况,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攻防测试来提升可靠性。”卫慧说,此次参赛很好地锻炼了科学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将来他会继续完善“InvisDefense隐身衣”项目,希望在人工智能安全这一领域多做一些更有价值的研究。
决赛启动仪式(北京邮电大学图)
据了解,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驱动,突出解决“真环境”中的“真问题”,强调在实战中培养真人才,为国家培养、选拔和储备一批急需的高层次网络安全人才。初赛吸引了147所高校的755支队伍报名,共有125支队伍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18支一等奖团队,48支二等奖团队,59支三等奖团队,30个优秀组织奖,18名优秀指导教师。武汉大学共有23支队伍参赛,8支队伍入围决赛,最终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