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的文物修复者:与文物“长相守”

2023-02-11 11:13:46 作者: 孔子博物馆的

  “他不仅常将好的修复方法分享给我们,平时也愿意深入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共事4年的同事宋美毅眼中,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修复它除了要有技艺,修复者还必须有一份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必须怀有一颗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于艳龙就是这样做的。

  “在修复顺兴号钱票时,他不仅完成修复,还围绕顺兴号钱票的历史、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写了两篇论文并发表。”宋美毅说。

  而她所提及的论文,即是于艳龙分别发表于《中国钱币》与《文物天地》上的《孔府“顺兴号”钱票历史初探》和《浅析清光绪『顺兴号』钱票的保护修复》。

  为何独对“顺兴号”钱票深究,于艳龙有着自己的初衷与想法。“‘顺兴号’钱票是在进行孔府档案散档整理中的重要发现之一。”于艳龙表示,“顺兴号”钱票是清光绪年间孔府顺兴号钱店发行的地方型钱票,其流通范围在曲阜及周边几个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地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研究地方经济史有重要意义,同时钱票的发现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佐证历史相关事件。

  不仅如此,该钱票正反两面均有书写文字,或有红色印章,且多存有加贴多层纸条的情况,在保护修复过程亦有创新修复之法可分享。便于为同行业者在修复此类纸质文物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修复文物,也有传承文化之责。”身为文物修复师,虽肩负着延续文物生命的使命,但文物价值的深入挖掘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更需多加探索,今后,于艳龙愿将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历史“写出来”,为文化两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