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厦门开始细分低值可回收物,陈世芳70多岁的母亲也开始提高自我要求,酸奶瓶、酱油壶空了,都会简单冲洗后再放到家中的低值可回收物袋里。家人的变化陈世芳看在眼里,家人的支持让他倍感欣慰。“虽然垃圾分类暗访考评是工作,但垃圾分类是生活。”陈世芳说,“把暗访考评带进家庭里,就是把工作带进生活里,影响着家人一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陈世芳是党员,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时,针对垃圾分类也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一家居住的小区里有个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时常有人把装修建筑垃圾随手扔在空地边,由于没人收运,越堆越多,小区居民很有意见。陈世芳把情况反映到小区物业,多次建议、商讨后,物业决定,把原本开放式的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改为封闭式的,居民堆放大件垃圾前需要向物业预约开门。“春节后至今,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的乱象果然减少了。”陈世芳欣慰地笑了。垃圾分类正在不断地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家人之间“突击问答” 加深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出镜家庭:林玉燕,42岁,市垃圾分类中心暗访考评组岛外组组长;丈夫林慧达,41岁,个体经营者。
家庭住址:思明区斗西路
●未来愿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保护环境。
文/厦门日报记者 卢琛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在林玉燕家客厅环顾一圈,却没有看到垃圾桶的身影。“垃圾桶啊,都放在厨房呢。”林玉燕说着,便领着大家往厨房去——厨房的操作台边上,放了一个壁挂式垃圾桶,是装厨余垃圾的。一旁的地上,也有个较大的垃圾桶,装着其他垃圾;身后的柜子上,还悬挂着一个白色的大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做过简单清洗的牛奶盒、饮料瓶等低值可回收物。林玉燕解释,这样可以在垃圾产生的第一时间做好分类,减少后续分类的麻烦和错误。
“及时分类已成了我们家的习惯。”林玉燕谈到,父母都在环卫系统工作,她从小便接触不少相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毕业后,她也如愿进入环卫系统,和父母成了同事。到了2017年,她被调到垃圾分类科,成了垃圾分类中心暗访考评组的一名考评人员。
家中有了“领头雁”,其他人对于垃圾分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家人在餐桌上聊天时,也经常聊起相关的话题,丈夫和儿子经常还对她“突击提问”。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不知道该如何分类的垃圾,丈夫工作时遇到的不常见的用品,都会把问题带回家求助。
一次儿子突发奇想,向她问道:“妈妈,死掉的老鼠属于什么垃圾呢?”这突然一问,还真把林玉燕问倒了。死老鼠属于什么垃圾呢,是其他垃圾吗?还是厨余垃圾呢?林玉燕想了一会儿也没能给出确定的答案,她在手机常用小程序“垃圾分类大辞典”中输入“死老鼠”,便找到答案,原来是其他垃圾!儿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林玉燕也在心里暗暗记下。通过这样的“突击问答”,不仅帮助家里人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林玉燕来说,也是对自己工作内容的一种加深巩固。
踏出家门,一家人也保持着垃圾分类的敏锐。一家人外出用餐时,如果看到餐厅服务员误将餐巾纸和食物残渣等厨余垃圾放到一起,也会耐心提醒。“可能垃圾分类已养成了习惯,分不好的话心里总觉得怪怪的。”林玉燕笑道。
受到妻子的影响,丈夫林慧达到外地出差时,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关注当地的垃圾分类情况,关注不同城市对于垃圾分类的做法。“有些城市推行垃圾分类较早,成果也比较明显,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林慧达说,他也会把这些经验做法和妻子交流,甚至他们的父母外出旅游,也都会关注外地城市的垃圾分类情况,与厦门进行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