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发展观心得体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循序渐进推动农机化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与中国农机化导报联合主办“农业机械化与中国农村改革高层论坛”,回顾总结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规律及其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对于开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局面、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业机械化既有利于节本增效,又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特别是从1996年起,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开始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基本实现了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机具利用率。跨区作业在稳定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途径。此外,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使用农机参与乡村道路建设、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村容整洁。
我国已形成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良好社会氛围、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加快推进的趋势。2007年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呈现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机农艺不断协调等五大特征。
当前,我国农机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助推,农业机械大有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必将大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机行业获得新的发展良机。可以肯定,我国农机化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国家的支持政策将更加得力,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将更加迅速。
但是,从2008年开始到2020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完成中级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级阶段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经济障碍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循序渐进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