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垢舞蹈剧场《醮》(2006)节目手册(*手册书目格式未定)
- 无垢舞蹈剧场。 http://wougow.myweb.hinet.net。
- 〈第九届国家文艺奖得主(2005年)〉。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家文艺奖」。2009年10月13日读取。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ward-history.asp?Prize_year=2005&Prize_no=九。
- 〈Dance Celebration! 〉. ARTE. tv, 「programme」。2009年10月13日读取。http://www.arte.tv/fr/Programme/443468.html。
1972年中国文化学院舞蹈科(今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毕业。1973-1978年任教於长安女中(今长安国中)。1978年举办首次个人舞展「不要忘记你的雨伞」。1982年举办「七一舞展」。1982-1989年淡出舞坛专注於家庭,其间曾为兰陵剧坊的作品《代面》、《九歌》和《萤火》,以及电影《搭错车》、《带剑的小孩》、《笑匠》和《台北神话》编舞。1989年为「台北民族舞团」创作《天祭》。1991年制作《布农族乐舞篇》,於国家戏剧院演出。1995年正式复出舞坛,发表作品《醮》,随後成立「无垢舞蹈剧场」,2000年发表《花神祭》,2009年发表《观》。2002年由德国、法国共组之文化艺术电视台ARTE邀集世界当代具代表性的八位编舞家,推出「舞蹈盛宴」节目,林丽珍的《花神祭》为唯一来自亚洲的舞作。
林丽珍於就读中国文化学院时期(1967-1972)即以舞蹈创作崭露头角,代表作如《月光》、《葬花吟》、《愚夫愚妇》、《白痴》等。任教於长安女中时编创百人大型舞蹈如《乘风破浪》、《哈萨克神殿》等,连续5年获得台湾区舞蹈比赛首奖。1978年的首次个人舞展发表新作包括《不要忘记你的雨伞》、《大鹏与我》与《天问》,并因此被誉为「台湾舞蹈界的编舞奇才」。1982-1989年沉潜期间,有感於本土传统文化急速散佚,乃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着手台湾民间习俗的田野采集工作。1989年推出的《天祭》即表现民族祭典的情感记忆与在地文化的集体意识,此亦成为林丽珍日後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持续探索的课题。1991年的《布农族乐舞篇》透过剧场艺术形式,再现原住民歌谣与祭典,将布农族小我的生命交织於个体与族群、母系与父系、人文与自然、战争与和解的相互环扣关系里,其中超然又相互融合的永恒性,也预示日後的艺术理念。
林丽珍的舞蹈身体美学奠基於「静、定、松、沉、缓、劲」,尤其着重「步行」於舞蹈训练与演出的重要性,藉此发展出她独具特色的「空」、「缓」美学与仪式剧场风格;剧团十余年仅发表三出大型舞作《醮》、《花神祭》与《观》,其创作皆源自於人生各阶段的生命沉淀与自我探索,自然形成了互相呼应的天、地、人三部曲。
英文关键字Lin Lee-Chen ,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 , Film Dance , Eastern Body Aesthetic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