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背少
2011-12-03 14:52:21   来源:   点击:

    老背少

      艺阵名。独舞形式,一人分饰二角,舞者上半身为女装,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作态,下半身却扮成老翁,着黑色裤装,穿草鞋或布鞋,举步维艰。最奇特的是用竹篾编成一老翁人偶,系在腰间,老翁脸上画着老妆,头戴破帽,身穿黑色短衫,两手反背在舞者的腰间;另用竹篾编成一女孩儿的下半身,系在舞者的腰後,微翘着双脚,着红裤,露出三寸金莲。舞者在走动时,显出是一个老翁背着一个小女孩,故称为「老背少」。这样的人物角色,也可替换为「公背婆」或为「哑子背疯」。中国大陆曾将此类题材改为「猪八戒娶亲」。

      「公背婆」的故事情节,大体上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翁,背着妖娇美丽、充满活力的姑娘出来游街赏花,姑娘撒娇地一会儿要老翁向东,一会儿要老翁向西,一会儿指着要过桥,一会儿吵着要去摘花,女子忙不迭地东指西指,嗲声嗲气笑打戏谑,老翁却累得气喘吁吁应付不已;场面十分有趣好不热闹。

      「老背少」的动作看似简单,巧的是它易懂易亲近,难的是它是极需体力、张力与剧情表现力的阵头;演出虽然前後仅约十分钟即可完成,然而其中强烈的互动性与渲染力,是其魅力的所在。它融合了舞蹈、戏剧、音乐等元素,充满写意性、虚拟性与自娱性的风格特质;有着彷佛「戏游」般地愉悦自在,戏而不谑的风貌,创造出虚拟的情境。总和看来,此类舞蹈的趣味性及难度,在於舞蹈时端看舞者如何将上下半身分成两种动律,如何诠释不同的情绪特质,戏剧性浓厚,可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怎麽看都能满足观者的要求。

      民间传统「老背少」的演出形式亦引发舞蹈创作者之灵感,进而在幼儿舞蹈、唱游、创造性舞蹈等类型中被引用,也曾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创作者的风格发展出多样的生命与面貌;「老背少」成为表演艺术创作之素材、成为舞台作品,也已历时三十多年,其动作已经修饰舞蹈化,道具与空间运用较富变化,肢体语汇丰富、服饰具设计风格,加上灯光等剧场元素呈现出当代「老背少」的多元面貌,如中国文化大学华冈舞团、华冈艺校舞蹈科、许惠美舞团……等专业舞团,甚至参与国际舞蹈节的演出,跃上国际舞台成为台湾舞蹈代表作品之一。如果民间传统形式的「老背少」彷如田间朴实的菜蔬,而以舞蹈创作为主体的「老背少」则是一道精致的料理。

    参考资料

    1. 黄文博。《当锣鼓响起:台湾艺阵传奇》。台北:台原,1991。
    2. 赵郁玲。舞蹈欣赏(伍曼丽主编)-《台湾的民间舞蹈》。台北:五南,199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北市立北安国中舞蹈资优班
下一篇:竹堑舞人舞蹈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