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月
2011-12-03 14:54:01   来源:   点击:

    被喻为「台湾舞蹈之母」的台湾资深舞蹈家;1921年2月8日生於台南市,具有舞蹈天分的蔡瑞月,从小就喜爱跳舞;1937年高中毕业後,即远赴日本,跟随日本现代舞之父石井漠及其嫡传女弟子石井绿学习现代舞、舞踊诗及舞台表演等相关课程,後来亦跟随两位大师至东南亚一带演出,足迹遍及泰、缅、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历经千百场演出,为日後回台开拓台湾这块「舞蹈荒漠」奠下了深厚的基础。????????

    1946年,蔡瑞月放弃在日举办个人发表会的机会,选择回台教舞,并在回台的轮船「大久丸」上,发表了第一支舞作《印度之歌》;回台之後,蔡瑞月在台南开设「蔡瑞月舞蹈研究所」,并於台湾各城市开创七所舞蹈分校,为台湾舞蹈培育出广大的基础,将其对舞蹈的热情,藉由来回奔波於台湾南北各乡镇之间,从事劳军、赈灾、招待外国使节…等演出及教学工作,散发至各地。???????

    1949年,白色恐怖期间,蔡瑞月因受丈夫雷石榆案牵连,於同年被捕入狱,并在保安处、内湖监狱、火烧岛监狱关了三年;服刑期间,遇到大型晚会,仍要出狱演出再返狱服刑,无论环境如何艰困,她永远不忘情舞蹈,且依然勇敢面对人生。

    蔡瑞月的编舞创作,最初曾经取材自基督教的诗歌及圣经故事,後来又加入了南管、儿时的民俗记忆、寺庙鼓吹、歌仔戏、走唱人家、中西音乐歌谣、民间传说故事…等元素,使得舞蹈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多姿;各地的巡演、频繁的国际交流、白色恐怖的经验及时代社会的快速变迁,更加深了蔡瑞月舞蹈的内涵;蔡瑞月舞蹈的一生,可作为建构「台湾舞蹈史」不可或缺的材料,她不仅为台湾开辟了许多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舞剧的创作资源、创作环境与观念,累积了傲人的演出记录,更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舞蹈创作与研究资产,其中代表作有《印度之歌》、《新建设》、《牢狱与玫瑰》、《木偶出征》、《勇士骨》、《死与少女》、《黛玉葬花》…等。

    2005年5月29日蔡瑞月女士逝世於澳洲,中华舞蹈社随即成为纪念她一生舞蹈身影的标地。

    参考资料

    1. 汪其楣《舞者阿月》,台北:远流,2004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胡桃钳
下一篇: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