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风入松】

【风入松】
2011-12-03 16:04:23   来源:   点击:

    北管鼓吹中最为人知悉的曲目,亦为初学者的入门曲目。常於各类阵头、排场中演出,台中彰化地区北管团体,习惯上会将【风入松】与【急三枪】连用。

    在北管系统中所存在的多首【风入松】,如(正管)【风入松】、(士管)【风入松】、(凡字管)【风入松】、(紧)【风入松】、(倒头)【风入松】、(挂头)【风入松】、〈五关风入松〉、(古路)【大风入松】、(新路)【大风入松】、(四平)【风入松】等,除了【大风入松】属於三条宫(即母身、清、赞三段组成的乐曲结构)曲体结构外,其余都是二十板长度的散牌。自曲牌形构来看,散牌式的北管【风入松】来自於南北曲中的南曲系统,全曲由二十板组成,依曲词可分成六句,押平声韵。若依演出习惯来看,这些散牌式【风入松】在鼓介打法上大同小异,曲中破开入弄的位置,分别落在第八板、第十三撩,及第二十板的位置上,可将全曲区分出三个小段落,每段都包括了两句曲词,其中的入破处,便在曲词的第二、四、六句之句尾。北管散牌式【风入松】与崑剧以来诸地方剧种的【风入松】几乎相同,甚至可以直言是由此承袭而来。

    至於三条宫式的【大风入松】,於曲体结构上与散牌的【风入松】很不相同,目前仅能找到母身的曲词,经过比对後,可发现它与湘剧低牌子中的【大风入松】几乎相同,只在极少数因谐音书写上所产生的差异。由於吹奏的管门不同,使得大吹在吹奏时所使用的加花用音不同,而造成音阶调式上的差异,也带给听者有不同的感受,且各首【风入松】有其不同的使用场合。像「士管」(全闭音当「士」)属於新路系统、「凡字管」(全闭音当「工」)则是古路系统、正管(亦称大公管,全闭音当「上」)则是新路与古路通用,这三种是最常用。至於(倒头)【风入松】亦有作(桌头)【风入松】、(五马)【风入松】、(回头)【风入松】,主要用在布袋戏或歌仔戏後场,市面上还有相关的录音供布袋戏演出使用,偶尔在排场中也可听到,在台湾彰化地区有一类布袋戏,便专用(倒头)【风入松】为後场音乐,发展出多类变化,被称之「倒头布袋戏」。

    除了北管鼓吹中有【风入松】外,在北管细曲中的〈思秋〉、〈绣襦记〉两个联套中也都有标示着【风入松】的曲牌存在。〈思秋〉【风入松】不论在字数、句法、甚至是旋律等方面,都与以正管吹奏的散牌【风入松】相当,〈绣襦记〉【风入松】的曲词虽明显较长,但曲词可分成两段,长度相当於〈思秋〉【风入松】或是牌子系统中的【风入松】两倍,句法亦明显不同。

    目前在北管抄本中载有【风入松】曲辞之版本不多。散牌式【风入松】的曲词内容,是取北管古路戏《求乞》〈赐马〉中主角韩擒虎的故事内容填词而成,并未将此曲用於该剧。也因其曲词描述亲人分离的悲伤,因此如叶美景、赖木松等知名的北管先生,曾一再提醒这首【风入松】不适合在喜庆场合吹奏。至於细曲〈思秋〉是北管细曲四思之一,曲情描述女子在秋天想念远方情郎的心境,全套中【风入松】的旋律与曲词句式,与散牌的大公管【风入松】相当接近。

    中文关键字: 北管 , 鼓吹

    英文关键字Beiguan Music , Guchui

    参考资料

    1. 潘汝端。2004。〈北管散牌「风入松」之探源及其实际运用〉。《艺术评论》,14:197-231。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梆笛协奏曲》
下一篇:《红楼梦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