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三盆水仙

三盆水仙
2011-12-03 16:06:29   来源:   点击:

    歌仔戏曲调名。相传作曲者为杜蚶,创作年代大约在日治时代灌录唱片时期,属哭调类。日治时期,由於家家生活多困苦,民心忧愤,因此哭调特别盛行,通常,哭调一演唱起来,就是一首接着一首,一个曲调接着一个曲调,演员哭得肝肠寸断,观众听得如醉如痴,心有同感。因此,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大哭调】、【小哭调】、【台南哭】、【艋舺哭】等的哭调,已嫌不够用,需创作出许多新曲调,【三盆水仙】即是其中之一,与【三盆水仙】同一系列创作出来的曲调,还有【金水仙】、【白水仙】,皆属於哭调类。

      【三盆水仙】的前奏有四小节,唱完第一句(四小节)後,有三小节的过门,再唱第二句(四小节),再有三小节的过门,以此类推,惟第四句(四小节)演唱完後,音乐还有四小节的空间,通常演唱者会重复演唱第四句的歌词。整首歌演唱完一次後,有一尾奏,与前奏同。

      光复後,歌仔戏进入广播、电视时期,更多的新编曲调被创作出来,而旧有的这些调子,也被拿来反覆修改、运用。有演奏者将【三盆水仙】的速度加快,并在前奏及每一句的过门都垫上锣鼓,使得整首曲调的气氛变得轻快而热闹,这样的作法,很快的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原创时的哭调性格已逐渐被遗忘,如今,使用【三盆水仙】的场景,多半是剧中有喜庆时,如嫁女娶媳、佳节欢庆等,或表现剧中人物狂喜的心情,与原创已相去千里。

    参考资料

    1. 徐丽纱《台湾歌仔戏唱曲来源的分类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步珠泪
下一篇:〈黄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