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cm.org.tw/htm/mu_01.htm京胡
『京胡』旧称『胡琴』,与旧称二胡的『京二胡』、月琴、三弦合称为京剧文场之『四大件』。京胡於京剧使用最多,清乾隆以来,国剧逐渐成形与发展,京胡即在民间传统拉弦乐器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音色明亮,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传统演奏手法有裹、连、垫、补、托、随、带、入等八要。
早期京胡琴杆短,全长约 49 公分,张弦两根。 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用弓杆柔软的软弓拉奏,故又称软弓胡琴;十九世纪後期出现弓杆坚实的硬弓,并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後使用钢丝弦。京胡琴杆又称担子,用五节紫竹,上方第一、二节放置琴轴,琴筒用毛竹制,蒙蛇皮,琴筒里面的末一竹节上开长方形对穿的“风口”,以产生共鸣。京胡用马尾弓拉奏。音域约两个八度。是国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依西皮、二黄、反二黄的不同有三种基本的定弦。
清初蒙皮胡琴仅用於蒙古乐,未见用於戏曲。咸丰时四喜班笛王王晓韶与沈星培首创用似板胡类之软弓胡琴为皮簧伴奏。以後李春泉改为硬弓。道光二十年(1840年)京剧诞生,同光年间京剧更兴盛,京胡也随之流传,特称『京胡』用以与其它剧种中之胡琴区别。随着京剧的发展,京胡逐渐在民间传统拉弦乐器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专用於京剧之伴奏胡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