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北管艺术发展史 田野记录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编印
「共乐轩」是1913年成立的。棕蓑街是「共乐轩」馆址所在现址早年的旧地名。目前馆址内的神案上供奉着有前後两排的神像,其中後排中央是王爷、右边是田都元帅、左边为法主圣君,前排中央是霞海城隍、右边是西秦王爷、左边是谢将军(神将)。「共乐轩」所请的子弟先生是属於北部派的,一个来自桃园,专攻後场乐器演奏的子弟先生,人称「阿香先」(本名不详),这位「阿香先」由於在一次庙会中耳朵受伤,听力因此受损,之後有人帮他取了个绰号,叫做「臭耳聋香仔」。另外也请过吕木川(木川先)来教过。
台湾光复初期,大约1940年代到1950年代,「共乐轩」的头兄为「憨虎」(本名不详)。继「憨虎」之後,接任「共乐轩」头兄为蔡金涂。蔡金涂原本是下厝庄「明光乐社」(歌仔子弟曲馆)出身的子弟,之後以买卖土地发迹,1950多年之後开始参与「共乐轩」馆务。「共乐轩」稍早之前曾经有女生学北管,这些女生也都会演北管的乱弹戏。1991年左右「共乐轩」仍曾经上棚演过戏,当时还找过内行班「新每园」里的「石宝仔旦」(本名谢进来)来演旦。「共乐轩」目前已经完全停止北管的练习活动,馆内只维持着两个会(「长义会」与「长寿会」),每年有不定期的活动,会一起举行「吃会」的联谊活动。
「共乐轩」除了在法主公神诞日出阵、演出,平时亦支援其他庙宇活动,或地方上的婚丧祭典。「共乐轩」也是大稻埕「八大轩社」之一,每年本地霞海城隍庙的霞海城隍夜访出巡时,「共乐轩」一向固定会派出阵头。
本地北管子弟轩社一般大家都公认「灵安社钱济,共乐轩旗济」(灵安社最有钱,共乐轩旗子最多)。这两个馆为了要争取游行特等的荣誉,有点敌对的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