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乐器以小鼓、吹(北管主要应用大吹与叭子)、提弦三样乐器最具重要性、领导性及代表性,并具技术性与艺术性,三种乐器的演奏者都可称为「头手」。
(一)小鼓
读音为sio2-ko2,即中国传统戏曲中所称的单皮鼓或板鼓,在北管中亦以其所发出的声响,称之为pek8-ko2或piak8-ko2,书写为「北鼓」。在北管鼓诗中,常以「」、「叭」等字代表小鼓声响。
北管所用小鼓鼓身以实木制造,朝上一面蒙上皮革,朝下一面则由下往上挖出一个圆锥空心,声音坚实而具穿透力,为北管鼓吹乐队与戏曲文武场中的领奏乐器,演奏小鼓者称为头手。演奏者使用一对箭竹或实木制的鼓棒击奏,称为「鼓箸」(ko2-ti7)或「小鼓箸」。
(二)吹
读音为tshue1。台湾传统音乐对「唢呐」类乐器通称为吹,属气鸣乐器,此类乐器遍及亚洲、北非、南欧等地。台湾传统音乐所使用的吹,依乐器大小分为大吹、小吹、与叭子(即海笛)三种;大吹又可依乐器大小与吹奏场合,分为一号吹、二号吹与三号吹,最为常见者是二号大吹。大吹与叭子皆属於北管系统的乐器,其中叭子主要用於北管【梆子腔】或部分小曲的伴奏,大吹以吹奏牌子为主,而小吹(即嗳仔)只用於南管系统或民间宗教仪式後场。大吹、小吹及叭子三者在形制、乐器制作方式,与吹奏技巧等方面,大致相同,惟大吹在吹奏时需运用「吞气」(即循环换气)的技巧。
吹的构造由吹嘴(包括吹引、气盘与戗管)、吹骨与献口三部分组成。吹引(tsue1-in2,或书写为「吹印」),又称引子(in2-a2,印子),是发声用的双簧片,在国乐唢呐中称为「哨子」,由芦竹类植物制成,通常吹奏者都能自行绑制或修整合适的吹引。气盘,又称「掩钱」(iam2-chin5),是一件中间穿有小孔的圆盘,并非乐器之绝对必要部分,但它可帮助吹奏者较轻松吞气。戗管(tsang5-geng2),又称顿子(tun1-a2)、吹盾子、吹铜等,即国乐唢呐所称之「蕊子」或「铜蕊」,为连接吹引与吹骨的一小段金属,由黄铜所制。吹骨,是乐器的管身部分,为一件上窄下宽的木制结构,开有前一後七个约略等距的指孔,在其外观部分被制作成类似竹节状,每个指孔都位於节与节之相间部位。献口(hen2-khau2),又称吹口(chhue1-khau2)、吹斗,乐器最下方的喇叭口,目前台湾所见者,多以黄铜或是红铁制成,经电镀後会呈现银白色。献口的主要功能在於扩音,并有微调音高的作用。
吹是一件相当具有特色的乐器,但在台湾传统音乐中都以合乐形式演奏,如南管的嗳仔指是以十音形式的乐队编制演奏,北管的鼓吹乐曲、部分戏曲唱腔的伴奏等,则以鼓吹合奏进行之。此外民俗阵头或民间宗教仪式的後场也有用到吹。
(三)提弦
读音为the5-hian5,其琴筒是以半个椰子壳构成,又称椰胡,口语称为壳子弦。在北管音乐中,为古路戏曲、细曲及弦谱的旋律领奏乐器,演奏者又称头手或「头手弦」。提弦为擦奏式乐器,木制琴杆,琴筒为半个椰子壳,前口蒙木板,琴马为木制(亦有使用贝壳),系以两条钢质琴弦(亦有丝质琴弦)。定音为五度定弦:合-ㄨ(sol-re),称之为正调(又称正管),使用於多数的戏曲、细曲及弦谱演奏;相对应於正调的,称为反调(又称反管)。使用於鬼魂角色出场、梦境或人物病危时,其定音为上–六(相当於do-sol)。在提弦演奏训练上,为配合不同演唱者的调高问题,而有所谓的翻调(反管)练习,即以「合ㄨ管」、「士工管」、「乙凡管」、「上六管」、「ㄨ五管」、「工乙管」、「凡仩管」共七个调加以运用。这种技巧今已少见。
提弦的演奏重在平稳的运功、吟揉技法、压弦滑音、打音装饰、加花演奏等技巧。此外,演奏者需随演唱者的演唱情况,调整音高,并做适度的音乐配合,以与演唱者产生若即若离之效果,并藉由加花变奏,丰富整体音乐表现。
中文关键字: 北管音乐 , 鼓吹乐 , 唢呐 , 壳子弦
英文关键字Beiguan Music , Guchui , Sona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