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南管音乐

南管音乐
2011-12-03 16:19:31   来源:   点击:

    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之一。原属闽南民间音乐的一环,随着中国泉州、厦门的移民传播至台湾、澎湖、金门、香港、澳门、东南亚各地侨社,目前确定还有南管馆阁活动的地方,除了中国泉厦原生地,与湘西怀化土家族自治区外,尚有台湾、港澳、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地。

    「南管」之名,在台湾乃是相对於「北管」之称,另有「泉州弦管」、「弦管」、「南乐」、「南曲」、「锦曲」、「郎君乐」、「五音」、「郎君唱」、「御前清曲」等名称,各地弦友常掺杂使用。传统馆阁命名,常见「○○南乐社」,如「华声南乐社」;也有称为「○○郎君社」,如「集美郎君社」。曲簿也称「南乐曲集」,如张再兴编辑的《南乐曲集》。但「南管」是台湾目前最常用的名称,东南亚地区早期都称「南乐」,但近20年来,受到中国泉厦地区教馆先生影响,现概以「南音」称之。

    一、悠久古老的传统

    南管音乐保存了汉、魏、唐、宋以来的音乐特点,曲诗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话为正音,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保存了许多中原古乐原貌。

    1.曲唱方面

    南管素有「千载清音」之称,其音乐内容,积累了从唐宋以来,至元、明、清历代的音乐遗存。流传至今,曲目数量上,南管人概以「词山曲海」称之,歌词内容丰富,有来自古老南戏戏文、少数北方杂剧、明清传奇、或如高腔系统戏文、念歌式说唱,以及文人填词的闲辞作品,也有许多直接传自泉腔的民歌。所以南管音乐具唐宋宫廷与民间音乐融合特色,也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宗教音乐影响。因此,从七撩拍到叠拍曲目,含括了艺术性极高,类似宋代词乐中慢词的演唱,直至近乎民歌风格的乡土、活泼,音乐表现张力,可说非常宽广。

    南管以音樂为主体,但南管音乐中的指套、套曲、散曲等,都带有歌词,南管称为「曲诗」,曲诗决定曲的内容及情感表现。因此,曲诗唱念的正误与音樂的表现有密切关系。虽然指套在正式演奏时,以纯樂器的展演为主,但在学习阶段,仍讲究「叫字」与转韵;并藉着曲诗的内容帮助记忆背谱。而散曲演唱为一般整弦活动的主体,如何藉着曲诗的「叫字、牵韵、收音」来传达曲诗所表现的内容,更显得重要。

    传统南管教学是「口传心授」,一般学习者不须乐谱,馆先生会将点有撩拍的曲诗,写给学生,也有些是将先生唱念的曲诗记下,用以备忘。不过近十年来,这种方式几乎已不存在。受西方文化的冲激,台湾教育系统全盘西化,现代学生「无谱」是无法学习的。当然,台湾南管在流传过程中,大概有兩种可以看到的曲谱与曲诗:一是手抄本,二是正式出版本。曲诗不管属於何者,正误与否,决定於师承、所据版本或手抄本,或是传承者或学习者的文学修养。由於这些因素,南管传唱几百年來,在世人面前的曲诗,呈现多变风貌。

    南管曲诗属於中国闽南泉州地方的方言文学。而方言文学的特色是多自造字、借音字及俗字。这些字往往在当地已使用甚至有几百年之久,并为当地人所认同。然而一般文人却不以为然,因此南管曲诗差異性大,不若文人用字具稳定与一致性。

    2. 乐器与演奏

    就南管音乐唱奏方式看,它保存了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遗风,而就乐器形制看,洞箫保存唐代1尺8寸、10目9节的规格;琵琶横抱,与唐宋时期相同,品相则为明制的4相9品;二弦类似宋代奚琴的形制。坐序方面又有唐代坐部伎(上四管)与立部伎(下四管)遗风。就曲式以及演奏速度言,还有唐代大曲遗制;演奏时往往从散板开始,逐渐加快,成散-慢-中-快的速度结构。

    就拍法用字而言,明清两代一般皆使用「板眼」二字,但南管音乐不称「板眼」,称「撩拍」,此二词相对照,「拍」就是「板」,「撩」就是「眼」。「撩」字在唐诗中已见,唐代称「打撩」,学习南管必须学会「按撩」与「踏撩」。「板眼」是板在前,眼在後;「撩拍」是撩在前,拍在後。按照西乐系统,「板」,相当於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眼」是弱拍,如「一板三眼」相当於西乐的4/4拍。但南管音乐的「撩拍」,乐人会从第一撩起算,最後才打拍;如依照前面说法,「拍」是强拍,「撩」是弱拍,想从西乐的强弱拍节奏找南管拍位,会发现不可能,因为它不存在强、弱、次强、弱的律动;同时不管是第几撩起唱,最後一字一定在拍位上结束,这与西乐不完全小节的弱起,或完全小节的强起,每小节一定要有完整拍数的观念不同。且南管音乐相当徐缓,比起西乐可说是双倍的慢,拍法也较西乐大上一倍,以一二拍(一撩拍)曲目言,它是一撩一拍,符号为「、(撩)。(拍)」,每一撩位或拍位都包含两个单位拍,听起来相当於西乐的4/4拍一小节长度,但实际为2/2拍;如果是三撩拍,则相当於是4/2拍,如果是七撩拍,则相当於是8/2拍。

    南管中曲韵最长的一个字在指套《金井梧桐》中出现,有「九枝十一雁,叫雁成鸭」的说法,一个「雁」字要持续11拍,相当於西乐的44拍的长度,此「雁」(gan7)开口音为「ga」,以「a」牵音,最後以「an」收韵,44拍曲韵中,除了字头字尾所占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是字腹的「a」,听起来就成了「鸭」字。这首乐曲从目前可见的抄本看,最早有明末版本,可看到「雁」字旁画满了代表拍位的圆圈,这也证明四、五百年以来南管音乐的传承,仍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其中使用的点拍方式,一直到今日还存在,诸多曲目也一直保留至今。

    三、唱奏形式与美学

    南管的唱奏一般可分为上四管与什音二种,以上四管的方式唱曲,箫、二弦、三弦、琵琶、拍板,依顺时钟方向排列,唱曲者执拍板居其中,其左边为箫与二弦,右边为琵琶与三弦;琵琶为主帅,而箫则为先行军,左右两边的乐声为阴阳。阴阳互补,传统五行、阴阳的概念,体现在南管音乐中。下四管为小样的打击乐器:响盏、双钟、叫锣、四块等。作为十音演奏时,则再加一支嗳子。小乐器的演奏以「金木相克」原理行之,叫锣中的木鱼、四块与拍板,皆属木,在拍位上打击;响盏与双钟属金,必须避开拍位而敲击;四块与响盏尚依琵琶骨敲击节奏,叫锣中的小锣则作「插缝(thap4 phang5)」演奏,基本上是打在後半拍「插缝」。原理相当简单,巧妙则各自不同,视个人创意发挥。

    音乐的内容可分为指、曲、谱。「指」是套曲,有词,但演奏时不唱,各套曲长短不一,演奏时间大约是15-50分钟之间,各馆阁弦友交流活动时,常以「五大套」指套作为必备曲目,其分别为《趁赏花灯》、《一纸相思》、《自来生长》、《心肝跋碎》、《为君去时》,各套的演奏时间约在30-45分钟之间。「曲」是南管音乐活动最重要的部分,长度短则4-5分钟,长则20-25分钟,甚至超过30分钟以上,目前大曲已少人演唱,较常被演唱的小曲目被称作「笼面曲」,如〈非是阮〉、〈山不在高〉、〈元宵景致〉等。「谱」又称「大谱」,是纯器乐演奏,长度约在15-25分钟之间,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为最着名,合称「四梅走归」。

    传统音乐活动称「整弦」或「排场」,多配合南管乐神的郎君祭春秋二祭举行,整弦活动时依起指、落曲、煞谱程序演奏,起指可从「嗳子指」起,是十音演奏,较为热闹,类似中国戏曲的「闹台」,有暖身作用,接着是「箫指」,上四管演奏,然後活动的主体就是唱曲,被唱过的曲目不得重复,所以,如果所学不多,曲目已被先唱了,就只好坐着欣赏其他人的演唱,无从表现啦,唱曲活动接近尾声,就必须「煞谱」,选择与最後一曲同一管门的一套谱演奏,以示活动的结束。

    三、台湾南管流传地区

    台湾福佬人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漳州与泉州,宜兰地区与南投县只有漳州人,而大部分的泉州人居住在台湾西部沿海。南管音乐是来自泉州的地方音乐,只要有泉州人的地方就有南管,早期由北至南,如基隆、淡水、大稻埕、艋舺、新竹、大甲、清水、鹿港、台南、高雄、屏东等沿海港口,大部分都有南管馆阁的存在。着名的是鹿港地区,鹿港的语言至今仍较接近泉腔,鹿港南管音乐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着名的馆阁有雅正斋、聚英社、遏云斋等等。

    台南则以南声社最具代表性,从1970年代开始多次出国表演,曾经在法国巴黎彻夜演奏,受到国际音乐学者着瞩目,巴黎电台还24小时播放他们演奏的南管音乐,法国人为之疯狂。台北上扬公司也代为出版了在法国录制的蔡小月南管散曲CD六张。

    台北地区在日治时期至1980年代以前,南管音乐活动主要在大稻埕与艋舺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大稻埕茶商是支持南管活动最重要的支柱,同时不少从厦门来的弦友,如施振华、欧阳启泰夫妇等,带动了台北南管音乐活动的热络,加上星、马、菲等地的弦友往来交流,也使台北的南管音乐水平达到高峰期。不过2000年之後,许多南管乐人相继去世,台北与其他地区相较,活动显得没落。2009年初,有记茶行王老板承续早年茶行与南管文化的渊源关系,提供了茶行二楼,做为艺文活动空间,同时在每星期六下午2-5时,作为台北南管音乐活动的中心,使台北地区南管音乐活动,又出现曙光。

    四、南管音乐的交流

    清末至日治时期,两岸贸易与交通频繁,南管音乐互通,如着名南管先生(老师)林祥玉、许启章均来自厦门,台湾的艺旦也有赴厦门学习南乐的例子,大陆沦陷後,厦门集安堂的弦友,如欧阳(启)泰来到台北,在1970年代对台北地区的南管曲唱风格的发展,有至深的影响,台北的几个大曲脚如陈梅、江月云、曾玉等都曾受教於其门下,因此,台北地区的演唱风格可说是厦门流派的代表。重要的馆阁有闽南乐府、华声南乐社、和鸣南乐社、中华弦管乐团等。

    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两岸隔绝,台湾与菲律宾、东南亚的馆阁及弦友(管弦之友)互动较多,这是台湾南管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当时各地南管乐人造诣深,常自发性的交流切磋:1979年5月,第2届亚细安南乐大会於菲律宾举行,台北闽南乐府、台南南声社、基隆闽南第一乐团曾组团参加;1981年8月第3届东南亚南管大会奏於马来西亚举行,台北闽南乐府、台南南声社、基隆闽南第一乐团亦曾组团参加;1980年9月13-14日台北传统艺术季,由台北市立国乐团与华声南乐社合作,举办《南天管乐昇歌》活动,是东南亚地区南乐在台湾的首度汇演,当时参加馆阁有香港的福建体育会南乐团、新加坡湘灵音乐社、马来西亚同安金厦会馆、菲律宾国风郎君社,与台北华声南乐社、鹿港雅正斋南乐社等六大乐团;接着1983年5月2-8日,「第四届东南亚南管大会」在台湾举行,由中华民国南乐协会主办,台北闽南乐府、台南南声社、基隆闽南第一乐团、高雄闽南同乡会国声南乐社协办,当时来自各地参与的馆阁有菲律宾的国风、金兰郎君社,新加坡的湘灵南乐社、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南乐团、印尼南乐研究社、香港闽侨南乐联谊社,以及台北闽南乐府、台南南声社、基隆闽南第一乐团、高雄闽南同乡会国声南乐社等馆阁社团。1987年3月台北闽南乐府组团前往菲律宾,参与国风郎君社52周年纪念大会;1995年3月台北闽南乐府、台北南乐基金会、板桥江之翠实验剧场南管乐府、台南南声社等组团前往菲律宾参与国风郎君社60周年纪念大会;2000年新加坡「国际南音大会唱」,台北奉天宫南乐社、台北南管代表团(由江之翠实验剧场南管乐府与咸和乐团组成)、台中梨园乐坊南管乐团等,组团前往参加。

    乐人方面,台北地区的馆先生潘荣枝曾赴厦门学习南管,并录有唱片;新加坡黄清标亦曾来台,在台北闽南乐府教馆。台北和鸣南乐社陈梅就曾言道,黄清标先生曾教她唱〈叠韵悲?恁今听说〉一曲。以前弦友很「惜才」,常会以自己拿手曲目送教给自己认为是人才者。

    五、两岸南管风格特色

    中国文革十年,泉厦地区本有的南管音乐遭破坏。文革结束後,泉厦的音乐文化复兴工作,在政府指导下积极进行,南音活动如雨後春笋,不绝如缕,强调创新、改革、再造,营造新契机。於是以「南音曲艺」之名,让「南音」跳脱传统坐唱方式,以各种不同演出形态出现於各种舞台上。

    而台湾受到现代缤纷多样的娱乐资讯影响,馆阁乐人传承出现断层,各地传统馆阁曲目传承趋简化,但传统馆阁仍坚持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南管的礼乐论,维系着传统南管生态,其中以台南南声社最具代表性,不接受馈赠性的餐饮表演,每年春秋二祭整弦活动,都足以召集全台湾弦友的参与。

    但受学术界南管古乐研究热潮的影响,学界有不少人加入南乐学习的行列,也应运产生了不少新生南管团体或南管研习班、才艺班学界出身的学习者,或成立新式的团体,或改革教学、或尝试创新,但此类团体大部分经费来源均仰赖政府补助。由於对於政府申请手续与文件处理的纯熟度,使补助上远比传统馆阁高。

    两岸民间南乐在40多年隔绝後,受政策影响,各自发展,音乐开始出现不同的美学观点:泉厦地区的南音在学者与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发展偏向舞台化、曲艺化,声腔唱奏与传承方式,着重现代化与科学化,为了迎合现代的口味,进行改革;剧种之音乐,如梨园戏、高甲戏、傀儡戏等唱腔与南音清唱相形更远,後场编制倾向民乐化,南音雅乐的韵味越来越少;比赛与舞台表演,在泉厦地区似乎成了南音演唱的最终目的。

    另外,代表台湾官方重视南管古乐的作法是,自1997年起,在彰化设立了南北管戏曲馆,以南北管音乐为彰化之地方特色主题;先後成立南北管实验乐团、七子戏与南北管研习班,邀请当地老乐人从事南乐的传习活动。与泉厦地方不同的是,南北管实验乐团与成立南北管研习班的成员,都是业余的,保留了南管音乐原生态—生活中的音乐活动,而不是为了舞台表演目的来演练。

    中文关键字: 台南南声社

    英文关键字Tainan Nansheng she Ensemble

    参考资料

    1. 游慧文。1997。〈南管馆阁南声社研究〉。硕士论文,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
    2. 林珀姬。2002。《南管曲唱研究》。台北:文史哲。
    3. 蔡郁琳。1996。〈南管曲唱念法研究〉。硕士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月茉莉
下一篇: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