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惠芳,〈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台北青年管乐团〉,《乐览》第75期,台中:国立台湾交响乐团,2005。
- 台北青年管乐团89年度定期演出「青管2000@现代艺术?管乐」节目单
「台北青年管乐团」(简称青管)成立於民国六十七年,由几位具有远见的管乐老师共同发起,初成立时团员多是国高中音乐班及大学音乐系的年轻学生,当时初名为「台北青少年管乐团」,旨在培养管乐合奏人才与推广管乐合奏风气,首任指挥为廖崇吉,该团团练地点在博凯音乐公司,之後在世纪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场地练习维持约一年之久,因青管许多团员在国内的求学阶段也告一段落,出国继续进修音乐演奏学位的团员人数更是不少,为了乐团未来的发展着想,而且也需要时间为将来落脚处构思,青管决定暂时「休团」。
至民国七十七年,该团进行改组,由「台北青少年管乐团」改称为「台北青年管乐团」,并正式由侯宇彪接任音乐总监,团员以学成归国的旧团员为主,大学音乐系学生及社会人士为辅,改组後为乐团活动日渐濒繁,国内外的演出与录音机会增多,自民国七十八年起即陆续赴东南亚及欧美演出,并录制二张管乐合奏音乐专辑,开国内管乐风气之先,
民国八十三年开拓国际联系管道,邀请小号名家威廉?方德(William Pfund)来台合作演出,团务开始朝向国际化与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之後陆续邀请如美国小号大师Roger Voisin、美国长号大师Scott Hartman、挪威低音管演奏家Per Hannovald、法国小号巨星Eric Aubier、法国单簧管大师Guy Dangain、日本Sax第一把交椅须川展也、日本单簧管演奏家柳濑洋等音乐家来台演出。
至民国八十四年,该年是青管重要的一年,终於拥有自己的练习场地Music Corner,团址位在台北市宁波西街与牯岭街口,内有一间大型乐团合奏厅和两间重(独)奏练习室,而且除了交响乐团和管乐团所需的大型打击乐器之外,青管甚至有专属的录音设备与人员,其专业程度媲美一般录音室。另外重(独)奏练习室中也有团员提供的高等级音响设备,使这个地方的功能远高於一般的练习场所。
民国八十六年,青管获选行政院文建会遴选的「杰出音乐团队」至今,正式成为政府机关认可之优秀艺术团体,之後每年均参与文建会主办之文化艺术下乡基层巡回活动,演出足迹遍及全台数个乡镇。
目前该团共有四个编制齐全的管乐团、及一个全台无人能出其右的重金属铜管合奏团。管乐团的部分为职业团一团(团员皆任职国内各大职业乐团或各级学校管乐名师)、青少年团一团(由高中以上学生及音乐系学生组成)、少年团一团(由国中生与表现较优异之国小高年级生组成)、少年训练团一团(由国小学生组成,经本团训练视程度直升以上各团)。
青管成立之初的演奏风格,是以改编为管乐版的「古典音乐」、以及电影配乐为主,之後随着乐团团员的成长与留学归国,乐团对自己有更高的期许,而且听众的水准也较过去为佳,青管的演出风格逐渐转为现代管乐的经典作品,与国际乐坛接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