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赞福
2011-12-03 16:37:41   来源:   点击:

    姚赞福,1909年生於彰化,1924年举家迁至台北松山定居。14岁被父亲送往厦门英华学院读书,毕业回台後进入台北神学校(今台湾神学院)就读,1931年毕业。当时,神学院除教授宗教课程外,也教授音乐课程,札实的音乐训练埋下日後姚赞福舍宗教而献身音乐创作的契机。

    甫自神学校毕业的姚赞福受派到东部山区传道,生病时身边无人照料,让他对传道工作心萌退意,加上原本就热爱音乐,难抵内心音乐创作的强烈慾望,舍下神职,进入古伦美亚唱片会社工作,後转入胜利唱片,1936年与作词家陈达儒合作写下<心酸酸>,当时被称为「新式哭调仔」。

    <心酸酸>的成功,两人再度合作写出<悲恋的酒杯>,将男性失恋的心情,刻划得入木三分,随着歌曲流行也大大提昇姚赞福的知名度。1938年发表<我的青春>,轻松、活泼的旋律,曲风与之前发表的作品迥然不同。

    大东亚战争,阻断他的创作路,他被徵调赴香港,在日本占领香港军军政府当翻译官,终战後,提着满满两大箱的「军票」携眷返台,由於国民政府公布不承认日本政府发行的「军票」,一夕之间,所有的财产变成一堆废纸,为了生活,姚赞福到瑞芳的台阳煤矿担任监工,这个时期,自谱词曲写下<思乡>和<黄昏城>。

    1960年代初,带着妻小搬到台中,在邱厝里公墓旁,以竹子为墙面,茅草为顶,搭建起一家十口栖身的窝,为了养家活口,曾在中声电台担任钢琴伴奏兼业务,但因业务能力不佳,不久就离职无固定工作,曾在五虎唱片出版创作曲〈日落西山〉,由於有哮喘疾病,人称「哮喘姚」。

    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和二女儿被迫放弃学业,帮人做零工贴补家用,大儿子提早入伍,三名较年幼的子女被送往台北天母孤儿院收容,为了探视寄居在孤儿院的三名子女和换取微薄的生活费,患有气喘病的姚赞福经常拿着刚写好的曲子,从台中骑着脚踏车到台北。

    姚赞福过世前几年,为了专心作曲,独自搬回台北,在後山埤租屋,也一边教人弹琴维生,当时为了生活,很多作品的版权都用卖断的方式,以换取两百到三百元不等的酬劳。1967年病逝,享年58岁。

    参考资料

    1. 采访姚赞福的妹妹姚啬兰及姚赞福的儿子姚香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姚谦
下一篇:姜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