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子期听琴

子期听琴
2011-12-03 16:37:57   来源:   点击:

    说唱音乐中京韵大鼓代表曲目之一,又名《马鞍山》,故事题材最初源於先秦《荀子劝学篇》、汉蔡邕《琴操》,描述伯牙的琴艺,後来《吕氏春秋》、《列子》都记载着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节,直到明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完成感人的友情故事,清末子弟书与文明大鼓书词均有此目,如《马鞍山》、《锺子期听琴》、《俞伯牙摔琴》、《携琴访友》等。徐敏序《大鼓书词汇编》云:「琵琶别抱,明妃竟嫁单于;琴轸摧残,伯牙空悲锺子;此大鼓曲之滥觞也。」赵景深虽否定此曲为「滥觞」,但至少认为它产生於「开始有大鼓带腔」的光绪末年,因此《子期听琴》为清末大鼓书早期的作品之一。

    故事背景为我国春秋时代,叙述晋国大夫俞伯牙中秋夜在马鞍山汉阳江口舟中抚琴,结识岸上窃听琴音、才华横溢的樵夫锺子期,两人以琴会友,缔结金兰,约定次年同一天再会面,不料子期病逝,伯牙痛失知音,摔碎瑶琴,终生不弹。

    京韵大鼓《子期听琴》为《马鞍山》故事的前段,仅叙述到於伯牙与子期的初识,二人论琴,从瑶琴的命名、材质、结构、制造者、相关典故、以及伯牙所弹曲名,子期一一对答如流,伯牙惊为难得的知音,遂与他结为金兰。刘宝全曾向怯大鼓名艺人宋五(本名宋玉崑)学习此曲目,唱词中描写「秋」的景象如秋草、秋坡、秋星、秋月、秋山、秋水、秋叶、秋光、秋林、秋蝉……等,极为传神;至於子期在岸上听琴一段,因穿插改编自戏曲二黄原板的「带腔」(详见「带腔」词条),故此曲被称为「二黄大鼓」,後来也成为骆派京韵创始人骆玉笙代表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

    1. 赵景深《大鼓研究》收录《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婴婴困
下一篇:孔庙大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