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唱腔,属「哭调」范畴之一,又名「新哭调」、「反哭」、「改良哭调」。「宜兰哭」以「大哭」为基础编创而成,该调由宜兰本地歌仔发展而来,有正统哭腔之意。「宜兰哭」在间奏乐句及唱腔的第二、四句,均为「大哭」的前奏及间奏改变调式後而成,但调式则变为C徵调式。 该调之伴奏乐器以大筒弦和洞箫为主。在音乐表现上,【哭调】常藉由音乐的下行表现哀痛或抽噎声,句尾亦加入下行滑音,形成本调特色。歌仔戏艺人演唱时,着重在音色的宽厚,并偏重头腔共鸣。演唱长音时,常用颤音增强效果,以符合该调特色。
参考资料
- 薛宗明《台湾音乐辞典》,台北︰台湾商务,2003。
- 林锋雄等《找寻老歌仔调》,宜兰:宜兰县文化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