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永河着。台湾银行经济硏究室编。1959。《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44。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刊本)
- 吴子光着。台湾银行经济硏究室编。1959。《台湾纪事》。「台湾文献丛刊」36。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刊本)
- 李壬癸、土田滋编。2002。《巴宰族传说歌谣集》。「语言曁语言学专刊. 甲种」2-2。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 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沧桑史:台湾开拓史上的功臣》。「 台湾原住民系列」5。台北:南天。
- 卫惠林。1981。《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硏究院民族学硏究所专刊」2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赖永祥。1990。《教会史话》(一)。台南:人光。
- 许常惠。1994。〈台湾原住民音乐采集回顾〉。收於《台湾的声音—台湾有声资料库》。水晶有声编。台北:水晶有声。
- 温秋菊。1998。〈巴则海族祭祖歌 "ai-yan" 初探〉。《艺术评论》,9:45-84。
- 温振华。1983。〈清代台湾中部的开发与社会变迁〉。《师大历史学报》,11:43-53。
- 廖汉臣。1957。〈岸里大社调查报告书〉。《台湾文献》,8(2):1-4。
对巴宰族的学术性音乐研究,最早的代表是1897年伊能嘉矩将其采集的大社〈祭祖公〉以及〈同族分支〉两首曲子歌词记音,配合对巴宰族的习俗、思想研究发表。日本学者佐藤文一於1934年整理的三首岸里大社之歌则延续语言学者小川尚义的初步研究,开启译注及诠释的先河。台湾学者廖汉臣也於1957年将在大社采集的〈岸里社颂祖歌〉以汉字记下歌词。这些虽然都没有记谱,但仍留下珍贵纪录。
1980年代,音乐学者吕炳川曾在埔里采录巴宰族的〈慕祖歌〉,只纪录了一段歌词,但首次记了五行谱,并有唱片录音。1990年代开始,陆续有语言学者与音乐学者合作,例如李壬癸与林清财、吴荣顺、温秋菊等,针对巴宰族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谣录音、记谱、记音,结合音乐学及语言的分析研究。21世纪初语言学者李壬癸和日本学者土田滋合作,出版《巴宰族传说歌谣集》一书(2002),其中收录了所有纪录过的巴宰语文本和歌谣,歌谣记谱大多由温秋菊完成。
随着传统的变迁,巴宰族的音乐文化以保存在祭祖仪式中的ai-yan歌谣为代表。仪式中的任一首歌谣,在开始或结束的歌词都以ai-yan为句首,所有歌谣可以统称ai-yan(或A-laway-a-yan);若有单独标题,多半是依据内容的主题再赋予的。乐器目前仅知有铜锣,做为ai-yan开唱的前奏、暗示歌唱结束,或做为活动中特别的讯号。
藉着组曲形式的ai-yan,巴宰族建立了上至神话、传说、祖灵、历史的联系,下至生活、情感等的族人观点,不但是认同的标志及神圣符码,深入研究之後,更可发现ai-yan歌谣的形式与内容,尤其是曲调来源,反映了巴宰族自古以来与平埔各族互动之频繁,以及其与汉族、西方世界文化交流的痕迹。
中文关键字: 巴宰族
英文关键字Pazeh , Pazih , ai-yan , a-yan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