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布农族弓琴

布农族弓琴
2011-12-03 16:42:01   来源:   点击:

    从日据时代到现今,布农族使用的乐器只有体鸣乐器与弦鸣乐器:弓琴、口横琴、木杵、木臼、五弦琴与摇摇器。布农人最具有特徵的乐器之一就是弓琴,布农族人称之为latur。弓琴的分布遍及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各地。它是用一条长条的竹片扭弯成弓,再以一条铁弦分别系於弓的两端而制成的乐器。但以前的布农人则用桃、麻、藤作为弓琴的琴弦。据说以前在瀑布旁的观音竹制成的弓琴,其音色较美,共鸣效果较好。

      关於弓琴的记载,清代文献黄叔璥的「台海史槎录」以及六十七的「番社采风图考」等都有很详实的记载当时台湾平地原住民弓琴的使用情形。但是在文献上记载的,常把弓琴、口琴与嘴琴混淆不清,难以明白所指为何。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可以从文献中清楚的知道,台湾原住民使用弓琴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形。

      弓琴的种类依德国民族音乐学学者C. Sachs在世界各地展开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弓琴可分为有另一个共鸣器的弓琴、有葫芦配备的弓琴以及口弓琴。而布农族的弓琴就是属於口弓琴,且是弧形的。

      弓琴的制作方法是将竹子削成长四十五公分,宽约一公分的薄竹片,然後将它拉压成弓形,再用细钢丝或铁丝制成弦。在弓琴两端,弦与竹片之间黏上一粒玉米,此步骤是让振动的弦不碰触到竹片,而能产生悠扬的琴声。

    绑弦的方法是在弓琴较平直的一端,把端边削尖,再把铁弦系上拉紧,也或者是在弓端穿孔把弦穿入,同时会在其顶端再加入小铁块或是玉米粒把孔洞塞住,以固定琴弦。弓琴的另一端则是在端边剐一凹槽,在这弓端内侧涂上胶,再把弦沿着凹槽系紧。胶的作用是顶住琴弦,把琴弦拉直。布农族弓弦的长度约为五十九公分,弦离弓最宽处达十七公分。

      布农人在演奏弓琴时,是将有弓柱的地方朝上,将琴身的上方含於口中,以左手执琴身的下端,把弓置於大拇指及食指之间,以拇指调节弓弦的振动。大拇指同时能押弦或离弦以改变高音。右手则是以拇指及食指同时抓弦、放弦的交替动作来弹弦。但弹弦的位置是因人而异的,通常是在琴弦上方的三分之一处。弓琴在演奏时,演奏者用舌头、呼气吸气来调整气流,使其口腔犹如共鸣器,发出布农族惯用的Do、Mi、Sol泛音列。他们弹奏空弦时即以泛音出现,但当用左手拇指压弦时,如果基础音为Sol,发出的音则是Re音。因此过去的日本学者黑泽隆朝曾提出「布农族歌谣音阶的产生是来自布农族弓琴的音阶体系」之说。但是,一个民族音乐的产生除了外在的因素有可能影响其根源性外,民族内部自我的意识概念与认知也是歌谣音阶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弓琴的演奏方式有以下形式:使用两支以上的弓琴合奏、竹口琴与弓琴合奏、使用弓琴作为歌谣的伴奏以及弓琴与五弦琴的二重奏。布农族人使用弓琴的时候,大都是个人独处时的把玩。布农族人会认为这是个人内心悲凄孤寂时,以弓琴弹奏舒解内心苦闷之用,即使音量微弱亦无所谓。

    参考资料

    1. <<布农族歌乐与器乐之美>>吴荣顺着
    2. <<布农族音乐在传统社会中的功能与结构>>玉山国家公园研究丛刊
    3. <<台湾的原住民:布农族>>田哲益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布袋戏
下一篇:布农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