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友兰着《说唱鼓曲中的带腔研究》发表於2001年东吴中文研究集刊。
- 王友兰着《说唱音乐之带腔研究》2004年论文。
「带腔」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家瑞的笔下,在《北平俗曲略》中「大鼓书」一节说「大鼓书里可以容纳别的曲调,内行家称为带腔。」李家瑞对《老残游记》书中王小玉演唱山东大鼓唱腔的形容,以「带腔」命之,赵景深、阿英等人重申此义,杨琏并以「玉带腔」来夸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的唱腔艺术。赵景深《大鼓研究》:「刘鹗写这部书约在一九○六年左右,即光绪三十二年,可见『带腔』是起得很晚的。……大鼓调有时是“带腔”的。……现在且就其所带的皮黄腔来看看。在《鼓词汇编》里,我们能够看到《空城计》,其中引了一段西皮「我本是」和紧接着的一段二六板「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子期听琴》有一段二黄慢板,……」邱坤良主编《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说唱音乐〉一节「京韵大鼓」项下,介绍鼓王刘宝全运用皮黄腔调及北平俗曲旋律融入京韵大鼓,首先题及「带腔」:「相传光绪年间,曾经有八角鼓票友截取京韵大鼓中的一二段曲词,改用皮黄腔调演唱,称为带腔。清末民初学平剧须生出身的刘宝全更把皮黄腔调及北平各类俗曲旋律的精华,融合到京韵大鼓里,婉转歌来。」可知,带腔并不限於李家瑞、赵景深、阿英等人所说的「大鼓书」。
虽然「带腔」最初仅用於北方鼓曲,王小玉、刘宝全的带腔曲调来源,更不限戏曲,也包括了俗曲,并兼及南北,呈现方式更不限「大段引用」或「片段化用」,因此,带腔的运用极为活泼而普遍,已经存在於南北各类说唱曲种中。带腔种类包括「戏曲声腔」、「俗曲曲牌」以及诗词吟唱、现代歌曲……等多种音乐。如京韵大鼓《连环计》用了大段〔四平调〕戏曲带腔、梅花大鼓《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化用了越剧与江南小曲的腔调、苏州弹词更常有插入俗曲曲牌带腔的情形,如苏州评弹《三笑?追舟》就用了〔山歌调〕。带腔的呈现必须是为了「配合情节的需要」、「表达人物的情绪」、「增添音乐的丰富」以及「展现艺人的才华」而创作,对於说唱音乐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影音资料:王友兰演唱京韵大鼓《子期听琴》二黄带腔(长度5分钟)
版权所有:收录於【弦鼓声声唱】DVD专辑,兰之馨文化音乐坊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