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
2011-12-03 16:50:27   来源:   点击:

    ●文夏

    宝岛歌王文夏,进入台语歌坛超过半世纪,看尽台湾演艺界的繁华、没落;自己的人生也宛如五线谱上的音符般,高高低低,起起落落。近年来,文夏除重新整理自己创作的歌曲外,也出版新专辑并尝试演唱国语歌曲。即使,半个世纪过去了,文夏的歌唱事业,似乎还正年轻。

    文夏本名王瑞河,1928年出生於台南,父亲经营「文化布行」,母亲除开设「文化洋裁店」,还成立「文化洋裁补习班」。出身基督教家庭的文夏,从小就跟着父母上教会,5、6岁就加入台南圣教会的唱诗班。

    受到旅居日本的叔叔鼓励,国小毕业後,文夏到东京就学,拜宫下常雄为老师,学习声乐、作曲与乐器,包括钢琴和吉他,当时他同时学习夏威夷吉他和西班牙吉他,奠下日後自组乐团、自弹自唱的基础。三年後返台,就读台南高级商业学校,在校内自组乐队。

    高中毕业後,文夏自组「文夏夏威夷乐团」,并加入「台南民响乐团」担任歌手,後来在朋友引介下,加入「亚罗玛乐团」。由於母亲的「文化洋裁店」在台南相当知名,「文化」的台语谐音听起来就像「文夏」,於是取「文夏」为艺名。

    「文夏夏威夷乐团」的演出,引起当时总部设在台南的亚洲唱片注意,亚洲唱片当时计划出版台语唱片,文夏在亚洲唱片出版首张台语专辑【漂浪之女】。

    1957年,台北三家广播电台正声、民本、中华,陆续举办第一届全国歌唱选拔赛,这股风潮马上风靡全台,各地都在举办歌唱比赛,许多在歌唱比赛里夺冠的儿童,都想跟随文夏学习,文夏便和他们组成「文夏三姊妹」,後来改成「文夏四姊妹合唱团」,开始录制唱片【文夏的采槟榔】、【十八姑娘】、【流浪三姊妹】、【绿岛之夜】、【初恋的少女】……。

    1960年代,台语电影希望藉由知名歌星吸引观众,便争相邀请歌手担纲演出,文夏从1962到1976年,陆续演出十一部电影:「台北之夜」、「台北之星」、「阿文哥」、「流浪天使」、「绿岛之夜」、「流浪剑王子」、「高原游侠」、「文夏旋风儿」、「走马灯」、「一见你就笑」、「再见台北」。由文夏主演的电影,只剩「再见台北」一片尚保存在国家电影资料馆中。

    1972年台日断交,政府明令禁播日本电影和日本歌曲,1976年,新闻局规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一天只能播送两首台语歌,在台湾演出受到箝制,文夏选择到日本、东南亚发展。台、日两国往来表演多年後,台湾的政局变了,文夏仍继续他的演艺工作,前几年他自承就是「愁人」,为自己争取版权。

    2002年11月,文夏创作新曲《兄弟演歌》,在这张专辑中,特别收录一首华语歌曲《情人的演歌》。2003年自谱词曲写下族群融合的《大台湾进行曲》。

    2004年1月9日,陈水扁总统在「台湾之歌颁奖典礼」上特别颁发奖状,表扬文夏,并尊称他为「台湾的国宝」。2005年,举办「文夏梦幻演唱会」全国巡回演出,展现国宝级的歌唱实力。目前文夏已着手写回忆录,让歌迷除了歌声影像外,还能透过文字,了解属於他那个年代的起起落落和悲欢离合。

    参考资料

    1. 采访文夏先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文场
下一篇:文武郎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