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
2011-12-03 16:52:28   来源:   点击:

    木鼓的名称中虽然有「鼓」一字,但却是一种体鸣乐器。制作方法简单,取大约一尺半的长树干,将木头中间挖空,再其上割一裂缝,以利声音的传输。以绳子绑着两端,悬吊於入口处屋檐下,用竹子或木棒敲打。此外,泰雅族织布时所使用的木制箱型织布机,也正符合木鼓的造型,也可以拿来代替木鼓,作为敲打节奏的乐器使用。

    最初,此乐器做为警示的作用。在清领时期,台湾西部沿岸番地与平地的分界线,设有防卫组织,木鼓不但声音响亮且有不同的节奏,可以做不同的通告指示。木鼓每隔十或二十分钟会被敲打示警。

    後来越来越广泛使用,用於各项原住民的综艺活动,做为舞蹈的伴奏。也将木鼓分为了「公」、「母」两种,体粗身长,音质浑厚的为母鼓;而体积略小声音较清脆的为公鼓。

    在佤族,木鼓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称 “克罗克”。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甚至还建造了木鼓房,每个村寨都至少有一个,虽然面积不大且结构简单,但由於是用来存放木鼓的地方,固相当的神圣,具有民族庙宇的功能及地位。

    参考资料

    1. 吕钰秀《台湾音乐史》,台北:五南文化,200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木鱼
下一篇:本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