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板式变化体

板式变化体
2011-12-03 16:54:40   来源:   点击:

    板式变化体,又称为板腔体,伴随着梆子腔、皮黄腔的兴盛而形成。其结构由一对具有对仗关系的「上、下乐句」所组成,句数没有一定的限制。它们的旋律可以不断反覆,但每句因唱词不同,依字行腔而有所变化,在节奏上亦可透过「板式」的扩展和紧缩,衬托戏剧情境,推动戏剧冲突演进。板式变化体常见的板式有原板、慢板、散板等。「原板」和「二六」为四分之二的速度,透过节奏放慢、主干旋律加繁後可变化为四分之四的「慢板」;或亦可紧缩一倍,变成四分之一的「流水板」;还可以「散化」处理,变为不同形式的「散板」。如此一来,每对上、下句就可以有四种板式(慢、原、二六、散)的变化和选择,其唱腔也就更加丰富。这些板式之下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方式。以京剧为例,慢板又有「慢三眼」、「快三眼」之分:原板有「二六」和「原板」之分;流水板有快板与流水板之分;散板则包括导板、摇板等。这些板式性质各有不同,有的长於叙事,有的长於抒情。

      相较於戏曲音乐的另一大系统─—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最突出的特徵,在於透过板式的变化,获得了更多的弹性。清代中叶,曾经繁盛一时的曲牌联套体代表剧种──崑曲终於衰微,而当时还属於正在发展雏形的皮黄、梆子腔却奋起直追,没有多久,便造成了新的声腔世界,取代了崑曲,并为京剧、秦腔、豫剧、黄梅戏、越剧等大部分剧种所采用,久盛不衰。其间重要的关键因素,即在於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原则的确立、使用乃至成熟。板式变化体的发展,对於曲牌联套体的剧种也有所影响。当板式变化体戏曲处於颠峰之际,一些本属於曲牌联套体的剧种,一方面继续采用原来的音乐结构,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板腔的发展原则,以增强其音乐的变化性,结果使一些古老的戏曲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面貌。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艺--中国戏曲音乐http://www.wenyi.com/art/music/yyjs/jg6.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板式
下一篇:板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