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是好
2011-12-03 16:55:07   来源:   点击:

    林是好(1907~1991)

    林是好,一位活跃於日治时期的声乐家,1907年出生於台南市,以艺术声乐的唱法,重新诠释台语创作歌谣,找到属於音乐上的定位。从师吴威廉牧师娘及义大利声乐家莎乐可利学习钢琴与声乐,而後前往日本向知名声乐家关屋敏子学习声乐。

    於台南女子公学校毕业後,执教於末广公学校(台南第三公学校、今进学国小),同时也在台南管弦乐团担任第二小提琴手,而後入台南第二幼稚园担任保母。1923年与台湾社会运动家卢丙丁结婚,後因卢丙丁遇害,林是好转入信用合作社担任秘书,也曾组织「台南妇女青年会」、加入由台南女诗人组成的「香英吟社」、另被选为台南市议员,被誉为当时社会上极为活跃的女性。

    自夫婿卢丙丁被捕失踪後,林氏好致力於歌唱事业的发展。自幼喜爱唱歌的她,虽未进入音乐学校就读,但却在台南太平境教会的音乐薰陶下,培养她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也使她日後迈向音乐之路。1932年以〈红莺之鸣〉歌曲红遍歌坛,而後又陆续录制〈琴韵〉、〈怪绅士〉、〈月夜愁〉,以及〈咱台湾〉等畅销歌曲;其中以1933年,由平埔族歌谣改编的〈月夜愁〉(邓雨贤编曲、周添旺填词) 最为着名,亦是林是好的首唱,从此风靡全台。当时为台湾创作歌的萌芽时期,林是好以艺术声乐的唱法带入歌曲中,改变了原有单一、通俗的演唱,使台语歌谣逐渐有了创新的风貌。

    1928年她与郑有忠组织「有忠管弦乐团讲习会」,并担任声乐科讲师,期间曾到山地采集民谣,为日据时期南部最具规模的民间西洋乐团。1932至1937年间是她在歌唱界的颠峰时期,除了录制流行歌曲唱片,也以女高音的身分在全台巡回演唱。在当时台湾音乐风气未开的时期,她曾举办多场独唱发表会,由1932年的「台南独唱会」揭开序幕,到1933年的「台南市公会堂演唱会」、1934年台南音乐会、屏东演唱会、盐水街音乐会等,直到1935年 2月他又於台北、新竹、嘉义、台中、彰化台南等地展开全台巡回演出;此外,她还积极举办慈善演唱会,曾演唱〈野玫瑰〉、〈归来吧!苏连多〉,以及〈塞维拉的理发师〉等歌剧。

    於1944年大战末期後,林是好逐渐退居幕後,转任家族歌舞表演事业「南星歌舞团」领导人,同时从事音乐的推广与教学,〈望春风〉及〈雨夜花〉主唱人纯纯,即是她旗下最出名的学生。曾受聘於泰北高中教授音乐,而後又迁往新店安坑成立「林是好歌舞研究所」、「林香芸舞蹈社」。於1954年迁居北投定居;1961年因罹患舌癌而告退乐坛;1991年因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病逝於淡水马偕医院,享年87岁。

    参考资料

    1. 台湾音乐辞典,薛宗明着,商务出版,民92
    2. 白鹭鸶文教基金会-前辈音乐工作者资料库数位计画
    3. http://www.egretfnd.org.tw/senbai/main.php?wker=o&obj=a&page=5
    4. 台湾笔记http://www.ftvn.com.tw/Topic/CaringTW/TWnotes/0627.htm
    5.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98%AF%E5%A5%BD
    6. 历史台湾
    7. (节录自庄永明先生着《台湾纪事(上)(下)》一书 时报出版社出版)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6%9E%97%E6%98%AF%E5%A5%BD&meta=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林慧萍
下一篇:林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