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卿
2011-12-03 16:59:24   来源:   点击:

    杨秀卿女士为台湾说唱--念歌仔专业艺人,1989年与夫婿杨再兴共同获得教育部第五届民族艺术薪传奖殊荣。

    1934年杨秀卿出生於台北新店,四岁因感冒延误就医,双目失明,十岁被送到基隆一户以卖唱为生的萧家收养,由萧家另一位养女萧腰(杨秀卿称呼她「金凤姊」,一个比她大六岁的盲女)传授念歌技艺与月琴弹奏,三年後,姊妹俩开始一起到酒家、庙口等地卖唱,并以对唱方式呈现,打破了传统念歌一人弹唱的形式。

    杨秀卿二十二岁嫁给她的崇拜者杨再兴,为了随侍在侧,杨再兴放弃了修车的本行,从一名台下的观众到陪伴她一生的「牵手」,学习了大广弦,努力成为杨秀卿的「眼睛」、「柺杖」与「最佳拍档」,妇唱夫随,共同跑江湖,卖药维生。据杨再兴口述,杨秀卿二十二岁以前的演唱是传统式念歌,只唱不说,并以一个曲牌反覆演唱。为了让表演更吸引人,二十三岁那年,杨秀卿的演唱风格开始有了大转变,改唱「口白歌仔」,也就是在歌谣曲调之间穿插口白,成为「忽说忽唱」的长篇念歌仔,她每天下午听了歌仔戏或南管戏之後,就现学现卖,当晚立即改编成念歌表演,戏台上的对白就成了她「口白」的蓝本,凭着她敏锐的听觉、过人的记忆、与表演才华,走出传统式念歌的旧框架,将忽说忽唱的口白歌仔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尝试,很受欢迎,竹碧华教授在《杨秀卿的台湾说唱》中曾将台湾念歌的发展分为光复前的「传统式念歌」与光复後的「改良式念歌」,而这种「口白歌仔」就是书中所谓「改良式念歌」,杨秀卿是个中翘楚。

    杨秀卿早期念歌以单曲形式演唱,後来发展出「多曲体」,在同一曲目中任意选用多种曲调,这与她聆听戏曲音乐有极大关系,所以,她後期的演唱曲调,除了常用的基本曲牌【七字调】、【江湖调】、【都马调】、【杂念调】之外,还广泛地运用了台湾民间歌谣、南管音乐与歌仔戏曲调,丰富了念歌音乐,如【更鼓调】、【霜雪调】、【文和调】、【相思苦】、【广东怨】、【哭调】、【叹烟花】、【十二丈】、【爱姑调】、【破窑调】、【写批调】、【快乐调】等,然而,演唱时,没有一段曲牌是固定的,她会随兴地选用曲牌,同一段唱词,不见得每次都用同一个曲牌,却能灵活而适当的诠释故事情节。

    台湾说唱念歌的艺人,通常手抱月琴、自弹自唱,杨秀卿演唱也自弹月琴,不过,还搭配上杨再兴的大广弦伴奏,她擅长说唱长篇故事,也拿手短篇即兴的劝世文、吉祥歌……等,其中白口部分,杨再兴则以弦声衬托,营造气氛,妇唱夫随,共同诉说着爱情类、侠义类、神话类等各型民间故事以及劝世文,拿手曲目有《山伯英台》、《周成过台湾》、《雪梅教子》、《孟姜女》、《孟丽君》、《昭君出塞》、《詹典嫂告御状》、《劝人生》等。

    ◎本词条撰写作者可提供影音资料使用权以及录影时剧照一张

    影音提供:作者於1991年(十五年前)亲自拍摄杨秀卿、杨再兴演唱精华本《周成过台湾》DVD影片,长度20分42秒。

    版权所有:作者收藏,已制作成DVD,收录於【薪火相传—说唱艺术之妙】有声书第四集「音乐篇」。

    参考资料

    1. 笔者访谈与录音录影
    2. 竹碧华《杨秀卿的台湾说唱》,文建会「民族音乐丛书」第六辑,1992年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杨祖珺
下一篇:民歌采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