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
2011-12-03 17:14:25   来源:   点击:

    ●胡德夫

    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嘹喨、低沉、沧桑的歌声,总能攫获人们心灵底层对原野丛林的向往与渴望,而长期参加党外抗争、创作控诉社会对自己原住民族不平等对待的歌曲,都让他的歌听起来益发苍劲有力,直击人心。

    胡德夫,外号「KIMBO」,1950年生於台东新港,父亲卑南族,母亲排湾族。胡德夫两岁时,担任警察职务的父亲转调嘉兰村户籍课课长,在嘉兰村,胡德夫无忧无虑地渡过童年。

    12岁,在盲眼大哥的争取下,北上就读淡江中学,当时的校长是台湾第一代音乐家陈泗治先生,每天早上升旗典礼结束後,陈校长都会先在大礼堂里唱首圣诗才开始一天的课程,每天的圣诗吟唱,胡德夫歌唱的天赋受到启蒙也开始接触乐器,还在校内和原住民同学组成四重唱。

    1968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就读,後因中学和大学时长期打橄榄球造成运动伤害,两年後办理休学,在台湾第一家铁板烧店「失落的城市」工作期间,开始密集训练自己自弹能力。

    位於台北市哥伦比亚大使馆所附属的商业推广中心,里面有个提供演唱的咖啡馆,早期演唱西洋歌曲,当时在哥伦比亚驻唱的胡德夫与李双泽、杨弦、许瑞仁、潘瑞如、韩正皓、吴楚楚、锺少兰、王勃等音乐青年与文艺界的罗门、张杰、席德进、谢孝德、陈君天、张木养形成了一股催促创作的摇篮。

    在李双泽鼓动下,他唱出当时唯一会哼唱的卑南族歌曲《美丽的稻穗》,这首歌也成了他的另一张身分证。当时胡德夫和李双泽等人推动「唱自己的歌」运动,开始为社会与族群创作歌曲,当时的创作者堪称「民歌摇篮始祖」,他们的创作被称之为「新民歌」,这股风潮後来影响到大学校园,在1980年代全面带动风靡台湾的「校园民歌」。

    这段时期他也开始创作歌曲:1972年《牛背上的小孩》、1973年《匆匆》、1974年《大武山美丽的妈妈》揭露「未成年少女雏妓」,许多原住民小姑娘被贩卖为雏妓的社会问题。

    就是在这种族群意识鞭策之下,1982年开始推动「党外编联会少数民族委员会」任召集人,并以创作控诉社会对自己原住民族不平等对待的歌曲,原住民学子在时代觉醒的过程中,遭受到强大的压力,胡德夫於是写下《最最遥远的路》来激励学子。

    1984年,海山煤矿爆炸,胡德夫当时在爆炸现场帮忙整理罹难者的屍体,回家後写下《为什麽》,这首歌同时也揭发在兰屿达悟族土地核废料的问题,促成中央研究院开始着手调查,40年来的山地政策,同年年底,胡德夫领导创立「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任一、二届会长。

    1993年,胡德夫因长期运动伤害造成脊椎长出多个骨刺,由於医生不敢为他动手术治疗,他结束婚姻,带着小孩,回到部落。那段疼痛难耐、一切归零的岁月,胡德夫甚至想了结生命,最後他用最自然的温泉自己治疗。

    1997年,「黑名单工作室」的王明辉,邀他重回台北录制《不不歌》、《摇篮曲》,并在「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以部落服务与传唱,重新出发。1999年「921地震」後,他和飞鱼云豹音乐工团在仁爱相中原部落举办「原乡重建」演唱会,2005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匆匆】。

    长期参与社会运动的胡德夫,一直希望能够在台湾筹设原住民母语歌谣学校,为原住民音乐发声。

    参考资料

    1. 采访胡德夫先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胡乃元
下一篇:胡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