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李临秋的儿子李修监先生
1948年春节期间,「台北市电影戏剧促进会」,为了增进会员情谊,特别在台北市迪化街永乐座戏院举办「春节会员游艺会」,由「永乐胜利剧团」演出「破网补情天」舞台剧,这首由李临秋作词,王云峰作曲的《补破网》,便是这出舞台剧的主题曲。
这首《补破网》经常被用来隐喻国民政府来台,接连发生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後,台湾人民敢怒不敢言,文化工作者也像阉鸡一样叫不出声,整个台湾社会已经「破糊糊」,由於歌词中「渔网」和「希望」的台语音相同,意指需要全国同胞大家提起针线,一针一针,共同来缝补社会的破网。
这出「破网补情天」舞台剧在全台公演,後来,李临秋的表兄陈守敬出资将这出舞台剧拍成电影,片名就叫「破网补情天」,影片中延用这首《补破网》做插曲,却被新闻局以歌词过於灰色予以禁演,除非修改歌词,为了不让表兄的资金血本无归,李临秋勉为其难地写了第三段歌词,用「今日团圆心花香,从今免补破网。」来作喜剧性的收场,迎合新闻局的要求,这部电影才得以解禁上演。
事实上,当初李临秋创作这首歌的初衷,其实是因情场失意而写,应该算是一首「失恋歌」,目的在唤回情人的感情。终战後不久,李临秋相当仰慕一名女子,两人却在农历七夕那天吵架,不欢而散,回到家,懊恼不已的李临秋就写下这首歌,并拿给好友王云峰谱曲,试图挽回这段感情,歌曲写好後,李临秋还聘请乐团和歌手到这名女子住处演奏,唱出这首《补破网》,希望女子能够回心转意:
见着网,目眶红,破甲这大孔,
想要补,没半项,谁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将这来放,是永远无希望,
为着前途潜活缝,找家俬补破网。
这一补,果然将两人的嫌隙给补了起来,两人合好如初。相信这样的创作背景,一定比反映时事要来得轻松。
根据李临秋的儿子李修监表示,李临秋晚年时,看着社会的乱象,觉得这首歌用来控诉执政者的不义也相当贴切,只是在他生前,不喜欢人家唱第三段歌词,因为在第二段歌词中「全精神补破网」已经跨越了「看着网,目眶红」的失意,对未来充满着希望,至於为迎合当政者的第三段「鱼入网,好年冬」,实在是画蛇添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