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阵名。台湾民间舞蹈;又称为「车鼓弄」、「弄车鼓」。「车」字又作「织花」(闽南语)解,有舞弄之意。是一种热闹诙谐的民间歌舞小戏,於迎神赛会与庆典中演出。车鼓在清康熙到道光年间(1662?1850)已盛行於台湾。车鼓的演出活泼生动且滑稽逗趣;舞蹈动律特点为「上身摆动轻快,下身重心移动,着重於左、右臀肌间交替使用(推跨)」;随着肢体重心前进後退不断交替进行。演员有丑、旦之别,角色间的特性并不相同,丑角滑稽逗趣,旦角细腻柔美。演出时旦角右手执摺扇左手执丝巾,丑角则执「四宝」,又称「四块仔」(见附图),两位角色相互一唱一搭(相褒)、一歌一舞,舞时丑角重心略低,两肩放松,上身自由摆动,行进时脚步较大,屈膝内扣呈「八字马」状(双膝内扣微蹲),旦角以辗步为主,着重於上身手部与眼神的变化,妖娇美丽却不失细腻。该阵之队形空间变化为「开四门」、「对插」、「踏四角」、「绕圆圈」、「双出水」、「双入水」。音乐以「鸡婆谱」及南管曲调、俗歌为主。若以音乐与戏曲分类车鼓范畴极广,含括「车鼓阵」、「牛犁阵」、「桃花过渡」、「七响阵」以及民间艺人的即兴创作譬如:吴天罗的「钱龙」、「洗澎澎」、「农村曲」……。早期的车鼓阵,旦角皆由男性扮演,一男一女相褒一搭一唱中,由於没有性别上身体的限制,於是形成了调笑的风格,着名的「十八摸」为此时期的代表;後来旦角改由女性扮演,以致歌词中的性暗示在观者的视觉意识中更为显着,因此曾於日治时期或国民政府时代,因违反善良风俗而遭到禁演,有趣的是,民间艺人陈学礼、林秋云夫妇,曾谈及他们将车鼓隐讳的歌词改为庆祝宝岛丰年或其他具时代观点的歌词,继续演出。车鼓在上述时代的转折当中,已形成多元的面貌。
民间车鼓阵亦成为表演艺术创作之素材,成为舞台艺术作品,例如:「桃花过渡」陈玉秀与李致慧皆曾以此题材编作舞蹈、林怀民编作「牛犁歌」、蔡丽华编作「车鼓」、「番婆弄」、「打七响」、赵郁玲编作「弄鼓织花」、「七响回影」……。如果民间传统形式的车鼓阵彷如田间朴实的菜蔬,而以舞蹈创作为主体的车鼓阵则是一道精致的料理。
舞蹈化的车鼓阵动作已经修饰美化,道具与空间运用较富变化,肢体语汇丰富、服饰具设计风格,加上灯光……等剧场元素呈现出车鼓阵不同的面貌。例如,蔡丽华曾谈及她的舞作「车鼓」,即采集自台南苯仔寮民间艺人金叶;而今为台立体育学院舞蹈系编作之「四季红 」,则采集民间艺人黄阿彬、汤登洲之车鼓,描述农闲之余,男女互相逗趣挑弄,男的手持四块竹片,一边灵活转腕敲出声响,一边跟着歌词情意边唱边舞,与手持绢扇不停舞弄的女旦,亦步亦趋调弄娱情的情境。
近年来车鼓亦随着台北体育学院舞蹈系、台北民族舞团……参与国际舞蹈节演出,因而跃上国际舞台成为台湾舞蹈代表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