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音乐辞典 薛宗明着 台湾商务印书馆 民92
锦歌,原名「什锦歌」,又称「杂歌」,分为「亭」、「堂」两个流派。
亭派流传城市,主要在闽南漳州及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平和、南靖、长太、华安等地。采用南音、十三音曲调较多。吸收南词小调、「四平」、「傀儡戏」、「竹马」、「弄车鼓」、「驶犁阵」、「搭渡弄」、「潮州老白字」、「乱弹」等民间小戏曲调及「凤阳花鼓」中的〈花鼓调〉、「大娘补缸」中的〈补缸调〉、「骑驴探亲」中的〈杂母拍〉、部分南曲、佛曲、道情,唱腔逐渐圆润优美,优雅细致。
亭派的曲目主要有「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四大柱,八小折「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及「四大杂嘴」、民间传说题材曲目,乐器有琵琶、洞箫 (或品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小叫、双铃、盅盘等。
堂派流传於农村,唱腔粗犷有力,曲调近民间歌谣,为杂念调,旋律多变,使用乐器因地而异,有月琴、二弦、三弦、渔鼓、小竹板、双铃,也有用秦琴、椰胡等乐器,盲艺人只用月琴或二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