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休闲 > 音乐舞蹈 > 朴子刺绣文化馆

朴子刺绣文化馆
2011-12-04 22:38:53   来源:   点击:

    在成衣尚未发达的年代,家里成员所穿戴的衣饰、鞋帽,几乎都是由家中妇女亲手缝制与刺绣,称为「女红」,台语称为「做针黹」或「挑花刺绣」,刺绣手艺好不好,也是以前择偶的条件之一。

    刺绣产业在1930-1970年代的朴子相当兴盛,还曾与府城台南、鹿港、艋舺等地,并列为台湾四大刺绣产业乡镇;战後初期的朴子开元路,当时有许多绣庄,还被称为「刺绣街」。当时的产品有八仙彩、门帘、枕头套、被单、神明衣、布袋戏偶衣服、歌仔戏戏服、新娘嫁妆等。不过随着刺绣市场的萎缩,昔日风光不再。对此,朴子市公所自2000年开办刺绣研习班,希望重拾往日刺绣大镇的荣景,2002年则进一步成立刺绣文化学会,希望结合地方产业(例如制作高雄世运开幕典礼三太子神明衣的神斧精品刺绣),达到永续经营的目标。

    为了让朴子的刺绣产品有一个空间可以陈列展示,2004年12月18日,「朴子刺绣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原本是一栋日式木造建筑,前身是由辜尚贤在日治时期所设立的盐馆,後来成为船舶大队的办公室,经过整理与规划,成为朴子刺绣文化的再生之地。馆内每三个月换展一次,希望时时给民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  

    参考资料

    1. 嘉义县地方文化馆-朴子刺绣文化馆,http://www2.cyhg.gov.tw/chinese/culture/museum3.asp?id=S003
    2. 嘉义县朴子市公所-刺绣文化馆,http://puzih.cyhg.gov.tw/html/sec_13_4.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曾智侦
下一篇:曾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