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涌
2011-12-02 13:52:44   来源:   点击:

    台北县三峡镇旧地名。更早之前的名称为「三角躅」,地名源自於大科崁溪(大汉溪)、三角涌溪(三峡溪)与横溪三条溪会合的三角平原上。「三角」即是指三角平原,而「躅」为住足不前的意思,因为三面环水的原因。而三角涌的「涌」则是形容三角涌溪与大科崁溪会流之後溪水腾溢的样子。日治时期,由於三角涌的闽南音San-kak-éng与日语三峡的读音Sankiyou读音相近,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名三峡。传说清康熙年间福建泉州人陈瑜招募佃丁,曾由鹰哥石庄(今莺歌镇)进垦於此。较具规模的开垦则是在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泉州安溪人董日旭率族人来此进行。乾隆、嘉庆年间清廷於三角涌施行番屯制,在此地设置隆恩埔地以供屯丁所需。光绪十二年(西元1886年)巡抚刘铭传推行开山抚番政策,在台湾北路设置隘勇五营,右营则设於三角涌。三角涌的移民以泉州安溪县人最多,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居民信仰中心清水祖师庙兴建完成;道光十三年(西元1833)年因大地震毁塌重建;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三角涌联甲局藉兴隆宫成立义勇营进行抗日,推举苏力为统领,以祖师庙为军械库和粮仓,其後祖师庙遭日军烧毁,後来再度重建。民国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因年久失修,由名画家李梅树先生主持改建,使祖师庙更具艺术特色。三角涌山区盛产大菁(一种染料植物,可染布衣)又有清澈的三角涌溪可供漂洗染布,再加上布匹可藉由淡水河系运至三角涌,所以带动了三角涌的染布业。西元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台湾港开通後,外商便到三角涌收购樟脑。此外,同治年间,英商陶德(John Dodd)发现北部丘陵地十分适合茶树的栽培,所以在三角涌鼓励种植。在清末陆续兴起的大菁、染布业、樟脑、茶叶的带动下,三角涌街的商业繁盛一时,街市规模也快速扩张。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达脇支厅长推动三角涌街街区改正,将原本狭窄曲折的街道加以拓宽取直,统一采砖造骑楼,即是今日的三峡老街。

    参考资料

    1. 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页290-291。
    2. 《台北县志》,台北县文献会,1960,页33-3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光绪台湾舆图并说》
下一篇:三和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