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沿革
1684年属於诸罗县,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下埤仔,1875年嘉义县嘉义西保乌受庄、下埤仔庄、荖寮庄,1904年2月嘉义厅嘉义西堡竹仔脚庄、竹围仔庄、大溪厝庄,1909年12月嘉义厅台斗坑区竹仔脚庄、竹围仔庄、大溪厝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竹子脚(大字)鸟岫、竹围子(大字)下埤子、大溪厝(大字)荖寮,1930年台南州嘉义市竹子脚(大字)鸟岫、竹围子(大字)下埤子、大溪厝(大字),1946年1月嘉义市下埤里、鸟岫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下埤里、鸟岫里,1953年下埤里(合并鸟岫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下埤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西区下埤里。
下埤里里名是因里境内有清代的下埤仔庄,故称之。清代时本地巳形成乌受庄、下埤仔庄、荖寮庄,1896年人口调查时乌受庄有人口27户99人、下埤仔庄有106户431人、荖寮庄有8户30人。1904年乌受庄并入竹仔脚庄,下埤仔庄并入竹围仔庄,荖寮庄并入大溪厝庄,1920年本地并入嘉义街。
二、地理环境
下埤里位於牛稠溪及北港路之间的区域,因昔时有许多埤池,故地名多以埤为名。因里境地势低洼且位於嘉义市中央大排水的尾端,往时常泛滥成灾,暴雨积水盈尺。1980年後省住都局整治中央大排水,里境始不再有积水情形。里内许多土地属於水利用地,而不得为建筑用地,在北港路北面尚有广大的农田,保有农村景象。
三、社区发展
下埤社区,(一)顶埤,因位於打死人埤的上游一带而得名,旧排水道通过顶埤和荖寮之间,新排水道通过本地,使本地分隔开来,所以顶埤又分陈厝、中角和下埤三个聚落。(二)鸟岫仔,旧鸟受庄所在,位於中央大排水以西,与下埤仔隔水相望,是从前打死人埤旧址,昔时埤池附近有许多的竹林和树,埤里有很多鱼,吸引许多鸟来此吃鱼,因称此地为鸟岫仔。(三)荖寮,位於旧排水南边,因清代时此地有一供种植荖叶的寮舍而得名,又因位於北港路的北边,故又称路北村,现区域内盖有许多透天厝。
四、文化资产
镇安宫,位於位於下埤里顶埤,主祀保生大帝和池府千岁,保生大帝是居民阮氏自大陆带至本庄奉敬,1948年始建庙,1980年重建新庙。
将军庙,位於下埤里下埤仔,主祀董将军,建於1978年,由童姓族人所创建。庙中建庙志碑文云为「本庙系供奉董仲颖将军之香炉,乃陇西临洮人,九月十三日圣诞,性麤有谋…」。董仲颖将军是童氏先祖学颜於明朝初年任松滋知府(现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时的部将,为保护知府而阵亡於疆场,因请朝廷追封董将军为「护国佑雄将军」。
福安宫,位於下埤里下埤仔,主祀福德正神。
保福宫,位於下埤里鸟岫仔,主祀保生大帝,由北社尾保安宫分火而来,1983年兴建完工。
朱子公庙,位於下埤里北港路,主祀朱子公(朱熹),建成於1978年11月,嘉义朱子公庙是全台唯一主奉朱子公之庙宇,是少数以儒庙为主,融入道、佛诸神圣为供奉对象的庙宇。朱子,位列於孔庙大成殿,是儒家道统的传承者。朱子公两边还有朱子公的九位门人,龙边算起依序为一~九门人。
五、交通设施
下埤里的交通要道,(一)北港路(县道159号),东抵博爱路二段,经本里南侧,西抵太保市南新里。(二)贤达路,东抵博爱路二段,经本里北部,西抵竹村里。(三)保福路(顶埤-乌岫,道路命名於民国100年2月7日公告)(四)保福一路(北港路-乌岫,道路命名於民国100年2月7日公告)。
中文关键字: 下埤仔庄 , 荖寮庄 , 乌受庄 , 鸟岫仔 , 朱子公庙
参考资料